干字当头勇担当 忠诚履职为人民

2020-07-11     来源:商圣街道人大联络处
分享:

     干字当头勇担当    忠诚履职为人民

        ——记淅川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贾江波

 

      自当选县十五届人大代表以来,贾江波同志牢固树立“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意识,走社区、到企业、进门店,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认真履职,建言献策,踏实干事,在平凡岗位上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

 

        疫情防控他先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面对商圣街道辖区内公共场所多、小区多、门店多、流动人口多、防控疫情困难和问题多的局面,作为时任办事处主任的贾江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他和街道一班人扛牢政治责任,事不避难勇担当,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织密封锁线。对小区、居民区、公共场所等全面封锁,设立183个卡点,组织330多名党员干部和志愿者日夜值守,第一时间隔离发热患者。通过小喇叭、通告、实行楼宇居民联保等方法,发动群众相互监督,努力做到对武汉和湖北疫区返乡人员早发现、早采取措施。二是开好研判会。每天下午5点,召集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各位成员,研判当天情况,安排下步工作。为减少人员流动,在全县率先发放居民出入证。及时推出《商圣发布》,公布辖区返乡人员解除隔离情况、疑似病例情况,稳定民心,教育引导居民坚持、坚守,将战“疫”进行到底。三是做实隔离点。对每个入住人员,努力实现“四个最”:将费用压到最低;将入住人员苦闷减到最小,配电视、配网络、送书、送报,开展心理疏导;将排查做到最快;将服务做到最优,集中隔离结束后,由街道卫生院免费检查,并出具健康证明。先后完成隔离56人,全部安全解除。四是当好督查员。坚持白加黑工作法,每天步行把重要卡点督一遍,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虽辖区内防控面大、人多,因工作有力有效,该街道无一例感染病例,确保了辖区群众生命安全。

 

        推进工作他带头

 

       贾江波认为,作为党员人大代表,凡事必须干在先、走在前,给干部群众当好表率。他坚持实干立身、干字当头,抓重点、攻难点、育亮点。一是抓征拆。先后完成6大征迁项目,征地230亩,拆迁360多户。德威书院建设拆迁,主动直面群众,虽多次被辱骂、推搡,仍不离不弃。经艰辛努力,终于建成了一座现代化学校。健康路打通最后两户拆迁遗留,拖了24年多,他多次上门做工作,去年4月顺利拆除。二是抓“双创”。“双创”投入2300多万元,硬化道路33公里,美化墙体26万余平方米,整治居民楼院83个,建成广场、游园10多个,又一村、中行小区等成为全县老城区小区改造的典范。三是抓项目。金山购物中心成为淅川商业“航母”,投资8000万元的乐购广场、投资5000万元的楚都时代广场先后建成。林吉特公司引进机器人30多台,是全县自动化较高的企业,研发中心项目已建成。中金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扁钢弹簧项目开始批量生产。四是抓民生。环保工作走在全县前列。深入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办成了顺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跨河小桥护栏建设等一批民生实事。织好居民管理网、门店管理网、社会管理网等“三张网”,保持了辖区和谐稳定的局面。街道的“双创”、征迁、信访、环保、安监等工作,多次得到市县表彰、奖励。他本人也被县委、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征地拆迁被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

 

       创造特色他探索

 

      作为城区街道,围绕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围绕辖区精细化管理,他主要推进了“三个创新”:一是创新“双创”特色。在“双创”要求和地域文化挖掘、宣传的结合点上做文章,成功打造了楚风巷、移民精神巷、国学经典巷、传统美德巷、崇德巷、好人巷等10多条主题文化小巷,通过喜闻乐见的漫画、版面等,对辖区居民进行多次淅川县情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居民素质。商圣文化小巷成为淅川“双创”的鲜明特色,《南阳日报》等多次报道,并多次接受省、市领导视察参观。二是创新门店管理。组织沿街门店成立了“六小门店自律协会”,发动店主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相互帮助。成功组织举办了“激情五四节、协会献爱心”、为爱心粥屋捐款捐物、为贫困家庭捐献奶粉等活动,社会反响好。三是创新社会治理。逐社区开展谈心活动,逐社区上党课、明纪律,努力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围绕社区管理,借鉴“八项规定”,出台了社区“红八条”。围绕推进居民自治,制定社区《村规民约》。建立爱心服务积分制度,打造社区“好人榜”,“我的社区我的家”正成为居民由衷的赞叹。

(文/田键   唐红星)


审核人:姬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