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丘街道西关居委会“三变”改革奏响强村富民曲
一、基本情况
桐丘街道西关居委会位于县城迎宾大道南北两侧,是扶沟县对外开放西大门,与桐丘街道办事处相邻,县迎宾大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居委会辖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民2200余人,农业户522户,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650亩,党支部有中共党员73名。西关集体土地资源匮乏,征迁失地农民居多,村集体产业结构单一。西关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摆脱贫困?怎样利用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失地农民收入?城市征迁失地居民生活问题如何保障?
桐丘街道党工委在扶沟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强村富民”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街道党员群众发展产业、完善设施、改善民生,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涌现出以桐丘街道西关党支部为典型的“三变”改革示范村。2018年以来,县人大代表、西关党支部在支部书记史伟利的带领下,实现了辖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动人局面,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5万余元,人均年收入12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又宜业的幸福家园。
二、主要做法
--支部引领、示范带动。西关居委会以党支部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村带头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人才、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作用,在全村全面开展三变改革,村支部牵头抓总责,统筹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居委会搞好集体资源、资产、资金自查核实工作,村监委加强矛盾纠纷处理,保障三变改革平稳推进,街道办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加强上下协调、业务指导,保障三变改革不偏离方向。进一步厘清明晰西关资源资产权属,做到了家底清楚、面积准确、产权清晰。
--因地制宜、因地失策。桐丘街道西关居委会地理位置优越,是扶沟县对外开放的西大门,西接迎宾大道至机西高速。但是,西关集体土地资源匮乏,征迁失地农民居多,村集体产业结构单一。怎样利用优势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失地农民收入?是西关党支部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找准强村富民的路子,党支部在村党员干部中开展“西关的优势在哪里?如何摆脱贫困?城市征迁失地居民生活问题如何保障?”等系列问题大讨论。经过广泛讨论,“强力招商引资、发展项目建设”成为西关广大党员干群的共识。县人大代表、党支部书记史伟利与“两委”班子成员仔细研究后,确定“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的发展思路。在招商工作中,坚持以情招商、精准招商、以商引商、以服务环境招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优化投资环境,促进了招商工作的蓬勃发展。
--招商引资、盘活资产。在桐丘街道党工委的积极协调下,西关居委会充分利用辖区集体闲置厂房、仓库等集体土地进行招商引资,成功引入河南一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峰购物广场超市,该项目占地面积10500平米,一期投资3500万元,二期扩建改造升级投资5000万元,由原来的占地10500平米升级为14000平米,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5万元,安排西关失地居民就业近200余人,每月工资近2500余元。一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入驻,带动了西关居委会整个经济链条的繁荣,2018年西关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65万余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000元。趁着一峰实业在西关投资兴业的东风,西关党支部继续以钉钉子精神抓党建促招商,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不断提升自身条件,为外来投资客商改善软、硬建设,努力营造宽松、优良的投资环境。西关目前正在成为豫东平原上的一方投资热土。
--土地流转、共享红利。近年来桐丘街道西关居委会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让居民参与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引导居民入股经营主体,享受股份权利和股金收益分红。将村居500余亩土地以流转的形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承租给居民做大做强葡萄种植园、黄金梨、草莓采摘园等形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前提下,量化为集体或家民持有的资金投资入股经营主体,居民既可以在流转土地里打工挣钱,还可以得到租金红利分红。实现了农村“三变”改革中的农民变股东。
三、启示和前景
春风化雨润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经济建设红红火火,民生工程硕果累累,西关党支部、居委会在农村“三变”改革中形成了“共享辖区资源,共促民生保障,共倡文明新风,共筑安全防线”的动人局面,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理解和大力支持,有效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大家庭治理的主人翁责任感,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