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庄镇人大代表2020年第四季度学习计划

2020-06-24     来源:人大联络站
分享:

为进一步推进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结合我镇实际,经镇人大主席团批准,特制定本学习计划。

指导思想:万坤利的《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思想初探》一文指出, 习近平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人民中心观、生态文明观、因地制宜观、综合治理观、城乡统筹观、文化传承观构成了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其中, 人民中心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归宿, 因地制宜观是方法, 综合治理观是模式, 城乡统筹观是路径, 文化传承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功能。六者相互依存, 密不可分, 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美丽乡村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归宿,即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乡村发展的突出位置, 既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 最终又要推动乡村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努力引领乡村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坚持打造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三部曲”, 即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开发乡村的生态资源、打造乡村的生态文化。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综合治理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 即美丽乡村的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法律为准绳、民间组织为主体、村民参与为保障的综合治理模式。农村的综合治理要坚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 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机制、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和组织管理机制, 推动农村形成生态环境发展与体制机制健全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以村民参与为保障, 强化村民的主人翁意识, 引导村民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激发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强村民自建自创自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助力乡村的综合治理。

三、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城乡统筹观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 即美丽乡村的建设要秉承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 切实将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者有机结合, 将乡村发展和城市发展紧密相连, 实现以城促乡、以工带农、城乡双赢的战略目标。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协同推进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工作要点

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 借势推进特色农耕文化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等工作, 依托财政扶持和利用社会资源, 重点加强对名人故居、宗祠、古村落等的建设、保护和利用, 既促进乡村游、文化游, 又发挥优秀乡贤对人的教化作用。针对在校学子, 把乡贤纪念馆、红色景点等作为德育教育基地, 把乡贤故事作为校本教材,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二、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 积极引导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 特别是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要记得住乡愁, 须久久为功。重构传统乡村文化, 需要一批有奉献精神的新时代乡贤。他们是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 而后又回乡, 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 支持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以教化乡民, 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从政府到个人, 都需努力达成共识, 在观念上重视和提高对乡贤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积极培育和争当新乡贤。


审核人:张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