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05-29     来源:桐丘街道人大工委原创
分享:

一、当前农村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现状

当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现状。当前,随着城市的提升改造,城区内村居委会土地被征地拆迁,伴随着村居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能否顺利实现再就业,是农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调查,目前城区内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观念较强,头脑比较灵活,有一些技能手艺的,这些人离开了土地,能够较快的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再就业 ,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力能及的小本生意,他们的生活质量相比较以前还有所增加,但这人只占少数,大部分是由于思想保守,信息不灵,未能及时转产,年轻的失地农民偶尔打零工贴补家用;而另一部分是年纪 大的,特别是女劳动力只“赋闲”在家,再加上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劳动技能缺乏、就业观念脱离实际,年龄偏大等原因,无法找到工作,导致他们基本上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土地过日子,成为了无土地就没有工作、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逐步进了贫困行列。

二、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原因

--征地拆迁补偿款不到位,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经济受限制。据调查,城区内村居居民征地拆迁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心里唯一报最大希望的是征地拆迁款。但目前来看,征地拆迁补偿款发放时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常常出现土地补偿款漏发、少发现象,这不仅使想创业的失地农民失去创业资金,反而为了讨要土地补偿款造成信访矛头,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失地农民就业观念未解放思想,导致难再就业。大部分农民在征地拆迁后,失去土地无所适从,不能准确的自我定位,对生活存在脑子空白。再加上年龄越来越大,思想保守陈旧,文化程度也不高,获取信息能力差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失地农民再就业。

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建议

--制定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拓展就业渠道。根据实地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对想要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群体建立免费的咨询服务平台,针对创业中可能出现的语言交流困难、市场经验缺乏等问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提高他们在创业途中的市场竞争力。

--加强劳动市场的建设,开发失地农民就业空间。政府部门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好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作用,从而增加引资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保证失地农民可以尽快就业。

审核人:祝子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