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张村乡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9-09-03     来源:张村乡人大主席团
分享:


 

    2019年6月16日,张村乡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张国利同志,带领乡村干部、人大代表50余人,对张村乡卫生院、供电所、部分村庄进行了实地调研,随后乡人大又深入各村卫生所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张村乡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状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村乡有卫生院一所,位于张村乡贾庄村境内,院长赵二虎,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一级甲等卫生院。卫生院现有在岗职工30人,有党员9名。内设内科、妇科、儿科、理疗科、公共卫生科、预防保健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管辖22个标准化卫生所、19名乡村医生,主要为辖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

二、措施和成效

(一)基本医疗服务情况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4年前在原有基础上盖起了一座新的诊疗大楼,2019年自筹资金30余万元,新整修了病房、安装了呼叫系统工程,完成了预防接种门诊改造、改扩建了检验科和彩超室等。硬件设施的改善提升了服务能力,如今基本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2)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投资引进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其他检验设备、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了可靠的诊疗保障。仪器设备的相继添置,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群众在家门前就能够完成常见病的诊疗,实现了“强基础,保健康”。

(3)院容院貌极大改善。卫生院先后新建了营养食堂、改扩建了病房楼,更新400kV变压器一台,完成了院内净化及绿化。

2、突出基础医疗服务

(1)加强医务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执业行为。加强了医务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培训,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三基”考核成绩良好。

(2)建立了医疗事故防范机制,增强了医疗安全责任感。建立了较完整的医疗事故处理预案,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不断加强了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学习,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了医疗安全。

(3)强化医疗质量意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了各项医疗管理制度,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医疗服务质量考评活动。

(4)加强门诊、急诊工作,提高应急救治能力。门诊、急诊工作运行有序,急救设施齐备,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处理及时、操作熟练。

(5)加强临床药品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建立了临床用药管理制度;注重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抗生素使用合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规范。

(6)院内感染管理意识不断加强。医院对感染及一次性医疗用品实行规范化管理,监测资料较齐全,统计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一次性用品残核去向正确,实现了医疗垃圾集中处置。

(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大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努力把医改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1、完善居民健康档案1.6万余份。

2、实行重点人群服务,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定期跟踪服务,管理高血压1602人,糖尿病300余人,精神病78人,对慢性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或消除他们的疾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孕产妇保健75人,免费检测艾滋病、丙肝、梅毒抗体150余人,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2200余人。

3、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2版,每月更新1次,每个村卫生所制作1版,每月更新1次,每年各村举行健康教育讲座12次,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全乡群众得到了卫生知识宣传的人数每年数千人,知晓率30%以上。

4、各类卫生服务工作有序推动,妇幼保健工作的各类指标均达到考核要求,儿童计免接种率96%,三岁以下儿童管理率92%,孕产妇管理率90%。

5、加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继续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对全体职工进行了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事事落实。

6、定期开展义诊活动,仅2019年上半年就在井南洼、赵窑、平岭、贾庄、汪沟等地开展义诊50余场,免费为群众体检、咨询、发放体温计等,为留守人员、贫困人员提供上门的贴心服务。

7、全力响应、服务精准脱贫。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414户1209人;为贫困群众、低保人员提供先诊疗后付费服务119人次,免交押金59500元;为贫困群众办理慢性病证332本;门诊免去一般诊疗费用1273人次;为贫困群众开展免费体检服务1151人次,对3302人次进行了随访,制定健康指导意见书1184人次;在6个贫困村新建了标准化的卫生室。

(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进一步完善住院报销直补工作,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加强新农合监管,很好的控制次均门诊费用和次均住院费用,保障了参合农民利益,未出现任何违规现象。

(四)村卫生所改革

为了推动医改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卫生所服务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能力,制定了乡医培训计划,做到每月开1次例会,每季度进行1次《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指南》、《处方集》的培训,逐步提升乡医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水平。

(五)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价率销售

根据上级要求,卫生院于2011年1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药品零差价率销售。9年来,通过不断学习培训,并制定用药制度,引导、改变医生原来的用药习惯,使该制度运行平稳,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19%左右,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药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实惠。

三、存在问题

(一)人员编制过少。按我乡常住人口千分之一分配,省卫生厅给予的实际编制人数为17人,依据医改精神要确保基本医疗一般病不出乡,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医疗救治需求。乡卫生院留不住人。政府每年拨的专项经费不到位,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待遇不能保证,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二)上级补偿机制的缺陷与不断增长的业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职职工所交的医疗保险,只有工龄超过30年的,住院报销比例才达到90%;而新农合参合农民只要参合,住院报销比例就能达到90%。致使有些补偿资金失控,老百姓无法得实惠。

(三)硬件设施建设及人员素质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按照目前国家政策,卫生院现有条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医疗救治需求。政府和财政部门在财力上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还显不足。

四、意见和建议

1、补充编制,强大技术人员队伍,确保人力投入到位。

2、加大政府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卫生技术人员的保险、工资待遇等基本待遇得到保证,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3、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适应社会的需要。

4、适时调整有关补偿机制,以适应现实群众需求。

 

                                                                                                                            张村乡人大主席团

                                                                                                                                2019年9月3日


审核人:张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