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南阳市卧龙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健全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机制,促进人大代表作用发挥,通过“三个常态化”,进一步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代表联系群众,常态化纳民意
“李代表,现在很多居民购买了新能源汽车,但充电场所和充电桩比较少,大家非常苦恼。你能不能给政府部门反映反映,切实解决一下这个问题?”2024年11月,卧龙区人大代表李俊峰在梅溪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时,几名居民提出这个问题。他及时整理上报。区政府在征集2025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时,将“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布局,2025年新建新能源充电桩200个,新建改造90处规范化、标准化充电场所”列入城市“焕颜”工程。2025年4月,在卧龙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票决出10件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卧龙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四联系”制度,明确要求主任会议成员每人联系8名常委会委员、常委会委员每人联系6名~8名基层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每人联系10名选民、党员人大代表每人联系1名非党员人大代表,并对联系的具体任务进行明确,将代表联系选民情况记入履职档案;常态化开展代表“四个一”活动,即每周三各代表联络站安排一次代表接待选民、每月组织代表联系一次选民、每个季度第三个月的15日开展一次代表主题日活动、每年年底组织代表向选民进行一次述职。截至目前,代表进联络站2150人次、接待选民4705人次,征集民生实事候选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区人大常委会年度监督重点等意见和建议4600多条,调解基层矛盾710多起,解决问题1760多个,为选民办实事、好事580多件。
——局长进站问政,常态化集民智
“金局长,我们社区的一名新生婴儿前几天因病住进了ICU。这家人比较困难,能否享受医保政策?”2024年12月,卧龙区医保局局长金虎到车站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问政活动时,区人大代表、车站街道新西南社区党支部书记丁纯真提问。金虎表示:“新生婴儿在出生当年不用缴纳医保费,即可随父母享受医保相关待遇。请代表们多向选民宣传医保政策,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保率。”
近年,卧龙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关于规范开展“局长进人大代表联络站问政 ”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进代表联络站开展两次问政活动。局长进站问政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联系代表和选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合力探讨和破解制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接受代表和选民问政,邀请代表和选民参与重大决策等。
自局长进站问政活动开展以来,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已现场解决问题310多个,征集意见、建议2200多条,有效打通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代表随手拍”,常态化解民忧
“没想到政府这么重视‘代表随手拍’反映的问题,我对办理结果很满意!”在回访“代表随手拍”反映问题的办理结果时,一名卧龙区人大代表如是说。该代表在三里河人行步道散步时,发现步道上有狗屎等杂物,便拍照上传到“代表随手拍 ”APP反映了这个问题。区城管环卫部门收到信息后,及时清理杂物,加密环卫保洁次数,保持人行步道清洁,为辖区居民锻炼提供了良好环境。
2025年年初,卧龙区人大常委会专门建成“代表随手拍”网络运行平台。人大代表可随时将遇到或者走访选民收集的问题拍照上传平台。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服务中心明确专人负责平台运行,及时整理代表上传的问题,统一反馈给区政府,要求在1个月内将办理结果通过平台进行答复。自“代表随手拍”活动开展以来,已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60多个。(叶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