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征迁工作“连心桥”

2025-10-12     来源:人大办
分享:

架起征迁工作“连心桥”

人大王村街道工委服务城市更新项目纪实

      日前,南阳市卧龙区王村街道服务城市更新项目龙安大道拓宽改造征迁工作跑出了“加速度”。自10月1日征迁工作启动后,仅一周时间,107户涉迁群众签订征迁协议102户,征迁工作既有“加速度”,更饱含“民意温度”,实现了效率与民心的双向共赢。这一成绩的取得,与王村街道的人大代表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征迁工作,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群众利益。在辖区龙安大道征迁工作中,人大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紧密优势,主动靠前,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走访民情、收集民意、化解民怨,让群众的“揪心事”变成“暖心事”。

      收集社情民意,当好民情“观察员”。征迁工作启动之初,为了摸清涉迁群众的真实想法,十几名基层人大代表组成“民意走访组”,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带着《征迁民意调查表》走进征迁户家中。从耄耋老人的养老顾虑,到年轻家庭的子女入学担忧;从个体商户的经营损失核算,到特殊困难家庭的安置需求,代表们一一记录在案,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成了征迁政策优化的“第一手资料”。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担心安置房距离远”问题,代表们及时向征迁指挥部反馈,协调相关部门在附近区域内新增了罗冢祥和小区、园区建材城、第一完全学校麒麟学府3处安置点位。

      用心用情用力,当好矛盾“调解员”。征迁过程中,难免出现因政策解读不透彻、利益诉求有分歧引发的矛盾,化解民怨是守住“民意温度”的关键。人大代表们化身“政策宣传员”和“矛盾调解员”,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用共情的态度倾听诉求、化解心结,用真情换真心,用真诚换诚心,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待人,用心用情化解了一批征迁矛盾问题。村民老张曾因房屋分户问题抵触征迁,代表张风保先后5次上门,不仅帮他按照政策要求分户,还结合他的家庭情况,推荐了合适的安置房源。“张代表把政策讲透了,也把我们的难处放在心上了,这样的征迁我们信得过。”老张的态度转变,带动了周边几户村民主动签约。据统计,代表们累计开展政策宣讲会20余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0余起,为顺利推进征迁工作扫清了障碍。

      真心真意办事,当好群众“办事员”。民意落地,才能让征迁速度更有“底气”。代表们建立“民意办理台账”,对收集到的120余条意见建议分类梳理,实行“销号管理”。针对部分群众提出的“就业难”问题,代表们协调人社部门开展技能培训班,邀请企业现场招聘,帮助30余名征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针对老年人提出的“就医不便”,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前入驻安置区,配备基础医疗设备和家庭医生。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让群众感受到征迁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改善,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主动配合征迁的群众越来越多。

      “征迁有速度,更有民意温度,这不仅是基层人大代表们的工作理念,更成为我们征迁工作的生动实践。代表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期待,在政策落实与群众需求之间架起“连心桥”,让征迁工作既高效推进,又温暖人心。”区人大代表、王村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春浩深有感触地说。


审核人: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