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函谷关镇:人大代表齐心聚力 擘画农文旅融合新图景

2025-09-09     来源:人民代表报河南中心
分享:

深挖历史文脉 “夜游函谷”点亮文旅名片

初秋时节,函谷关景区华灯璀璨,大型实景演出《问道函谷》正在上演,悠远的历史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生动再现,引得游客阵阵赞叹。这正是函谷关镇深挖历史文化、打造魅力文旅新名片的一个缩影。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河南三门峡市人大代表僧林波将履行代表职责与推动区域文旅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模范带头作用。他积极推动以函谷关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基底夜游活动,《问道函谷》、《大秦烽云》、《函谷盛景》等实景演出项目纷纷落地,填补了灵宝文旅实景演艺的空白。其中,《问道函谷》项目更是凭借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数字化创新,成功斩获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等多重荣誉,有效串联起东寨村黄河观景台、大枣文化园等周边节点,形成集群效应,不仅丰富了游客体验,更为当地村民开辟了崭新的增收渠道,实现了文旅发展与富民强村的双赢。

产业筑基强本 代表引领蹚出富民新路

文旅强名片,产业是根基。在农业这篇大文章上,函谷关镇的人大代表也纷纷使出“硬招”。灵宝市人大代表张军波牵头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800亩,推行规模化耕作和农资统一采购,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益。2024年,合作社实现纯收入28万元,向股民分红5万余元,让群众尝到了集体经营的甜头。

针对特色水果产业发展,镇人大代表陈建民敢为人先。他自掏腰包4万多元,带领村民赴荥阳引进优质软籽石榴枝条和接穗。创新采用“村民自愿购买+村集体补贴”的模式,鼓励大家升级品种。他提出的《关于推动软籽石榴、大枣产业发展的建议》被上级部门采纳肯定,为特色产业升级按下了“快进键”。

创新模式添活力 融合新景绽放黄河岸

融合发展的活力,源于持续创新。代表们勇于探索,敢于担当,积极破解发展难题。镇人大代表张展展率先承包扶贫大棚,种植应季瓜果。他摸索出“党员示范棚+农户承包+合作社统销”的联动模式,为12户贫困户提供了育苗、管护等就业岗位,人均月增收达1500元。

张展展的眼光不止于此。在东寨村黄河观景台,他巧妙融入函谷关文化元素,将《道德经》石刻嵌入观景平台,让游客在饱览黄河壮美的同时,感受圣贤哲思。他还策划打造了格桑花海露营基地,推出的“黄河落日民谣夜”、“草坪电音节”等特色活动,大大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曾经的黄河荒滩摇身变为时尚打卡地。今年以来,东寨村已接待游客11万人次,实现集体经济增收22万元,成为三门峡市文旅新晋热门目的地。

从深挖历史文脉到引领产业发展,再到创新融合路径,函谷关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一线,主动作为,将履职尽责融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他们如同星星之火,在黄河之滨燃起发展新希望。函谷关镇人大主席团表示,将继续凝聚代表智慧力量,引导代表担当实干,为这座千年古镇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更加绚烂的融合新篇章。


作者:田婷婷 杭 鹰

编辑:人民代表报河南中心


审核人:杜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