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乡:运用五字诀 解纷促和谐

2025-08-28     来源:梨园乡
分享:

近日,梨园乡运用“听、理、调、和、访”五字诀调解工作法,成功化解一起因土地租赁合同引发的政企纠纷,既维护了村集体和村民权益,又保障了企业合法权益。

2024年,梨园乡焦集村集体与郑州沿黄生态园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合同,计划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然而,因合同条款对土地用途、经营期限等关键内容表述模糊,加之部分村民对土地流转补偿标准存在异议,导致企业进场后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前期投入的36万元资金面临“打水漂”风险。企业多次与村集体协商未果后,将焦集村委告上法庭,矛盾一度激化。

梨园乡政府及时介入,多措并举化解矛盾纠纷:

一是“听”—倾听诉求,找准症结。梨园乡成立由司法所、服务区、法律顾问及村干部组成的专项调解小组,全面倾听村民意见和企业诉求,明确争议焦点:一是企业要求赔偿前期投入损失,解除合同;二是村民对土地租金分配方案不满。

二是“理”—梳理法律,明晰权责。调解小组邀请县法院法官、律师团队对合同效力进行审查,明确“条款模糊属村集体责任,但企业未及时止损亦存在过错”。同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公开账目+政策解读”消除误解。

三是“调”—多元调解,创新方案。梨园乡政府以“双主动”强化协调效能:主动搭建对话平台,建立“企业诉求直报—村民代表列席—法律顾问全程见证”机制,确保三方沟通零障碍;主动提供解决方案:针对企业“退出难”、村民“增收慢”痛点,设计“解约+补偿+转型”组合方案,避免“非赢即输”,依据《民法典》第563条“情势变更”原则,协商解除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分担。

四是“和”—和谐解纷,提振信心。针对企业前期损失,乡政府依据《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本地产业扶持政策,创新推出“政企共担”补偿机制。通过乡政府“一周一调度、一事一突破”的高效协调,双方最终签订调解协议。

五是“访”—跟踪回访,长效治理。调解协议签订后,乡纪委、司法所联合开展“一月一回访”,确保履行到位、协议落实。推动村集体修订《土地租赁管理细则》,建立“合同合法性审查+履约风险预警”双机制。

梨园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人大代表郭帅表示:“此次调解实践表明,‘五字诀’不仅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更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今后将继续坚持用法治思维破局,以政策温度护航,让企业敢投资、村民能受益、乡村谋发展”。


审核人: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