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度,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8月4日,鲁山县四棵树乡召开2025年度社会救助对象复核认定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县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朱康主持并作全面部署,全乡干部职工、各村“两委”负责人及人大代表联络站成员参加。
一、人大代表挂帅出征压实责任链条
朱康在会上强调,社会救助是“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的民生工程,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政策落实“畅通无阻”。他明确提出“三个必须”工作要求:一是必须严格执行《鲁山县2025年社会救助对象复核认定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人口等五类救助对象标准,逐户核查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及刚性支出;二是必须落实“谁调查、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机制,建立“一村一盒、一户一档”档案管理体系,确保全程可追溯;三是必须强化人大代表监督职能,通过“代表+网格”模式,组织人大代表参与民主评议、入户核查和公示监督,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违规现象。
二、多维举措精准发力确保应保尽保
会议详细部署了“五步工作法”:
政策宣传全覆盖:通过村村响广播、微信群推送、宣传栏公示等方式,将2025年城乡低保标准及复核流程广而告之,引导群众主动配合。
动态核查无死角:组建由人大代表、驻村干部、村监委成员组成的核查专班,运用“信息核对+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三维工作法,重点排查重病重残家庭、因学致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对已死亡、服刑、领取养老金等不符合条件对象及时清退。
民主评议促公正:各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邀请人大代表列席民主评议会,对拟保障对象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确保评议结果公开透明。
分类施保显温度:对因灾、因病等突发困难家庭启动“一事一议”快速审批通道,对退出低保后仍有困难的家庭给予6-12个月渐退期,体现救助柔性。
长效监督筑防线:建立人大代表“双随机”抽查机制,每月随机抽取10%已保障家庭进行复查,重点核查经办人员近亲属享受救助情况,同步开通“线上+线下”举报渠道,形成“政策执行-群众监督-代表督办”的闭环管理。
三、代表履职助力振兴彰显为民情怀
作为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乡镇,四棵树乡将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朱康特别指出,要重点关注文殊寺景区周边农家乐从业人员、特色种植户等群体,对因季节性收入波动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通过临时救助、就业帮扶等组合措施防止返贫。乡人大代表联络站将同步开展“代表走访月”活动,深入黄沟村、张沟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村,实地了解困难群众需求,推动救助政策与产业扶持、技能培训有效衔接。
“社会救助工作既要‘雪中送炭’,更要‘精准滴灌’”朱康在总结时强调,全乡上下要以此次复核认定为契机,将人大代表的监督职能与政府部门的执行效能深度融合,通过“数据比对+实地核验+代表评议”的立体化工作模式,确保每一分救助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为全乡1.71万群众筑牢民生安全网,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目前,全乡12个行政村已全面启动入户核查、复核认定工作。下一步,四棵树乡人大主席团将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汇报,组织代表开展专项视察,确保社会救助政策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