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时分,获嘉县照镜镇巨柏村“邻里互助小院”饭菜飘香。80岁老人赵大妈掏出三枚硬币,接过满满一碗具有获嘉特色的牛肉饸饹条。
“一碗饸饹条,才收3块钱,比自家做饭还划算!”老人朴实的笑容,道出了“平价食堂”的暖心之处。
在这个被村民亲切称为“邻里小院”的空间里,凝结着照镜镇人大创新督导推动基层治理的巧思。
在镇人大全程督导下,一套精打细算、惠及于民的运转模式在小院落地生根:小院仅按食材实际成本向用餐老人收取费用,水电能耗、厨师劳务等刚性开支由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额承担,真正实现“菜篮子”到“菜盘子”零加价。“村两委”成员化身“小院管家”,每日核对采购清单、过秤称重,确保每一分菜钱透明无虚。镇人大定期抽查台账,紧盯集体资金使用效能,严防“微腐败”滋生,并对全镇邻里互助小院的运行情况、经费使用、服务质量等重点环节开展“跟进式”督导,确保惠民政策不走样;对小院的证照备案、食品安全管理、消防设施配备等情况实行“清单式”督导,筑牢安全底线。
小院公示栏上,新更新的价目表格外醒目:墙上的饭菜价格表清晰标注:饸饹条80岁以上老人3元,80岁以下4元。糊涂面条80岁以上老人1.5元,80岁以下2元......
“养老敬老,不能光挂在嘴上,得落在实处,落在咱这饭碗里。目前,我们已为周边200余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照镜镇人大主席郭静介绍道。
这缕从农家小院升起的炊烟,更烹煮出新时代密切党群关系的醇厚滋味——小院变“议站”饭桌旁、树荫下,镇村干部常驻于此,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解在家长里短中自然完成。人大代表定期参与“小院议事会”,现场督办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