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畔的“双肩挑”代表——人大代表张展展

2025-07-18     来源:函谷关镇
分享:

        在灵宝市函谷关镇东寨村,提起张展展的名字,村民总会竖起大拇指。这位身兼村支部委员、人大代表、村医三重身份的“80后”青年,以“人民代表为人民”为信念,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躬身力行,用十年坚守将省级贫困村蜕变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更以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安康,书写了新时代基层代表的履职典范。

身先士卒,带动群众探索致富路

         东寨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土地干旱、产业空白成为发展桎梏。张展展深知“输血”不如“造血”,率先承包扶贫大棚试种“8424”西瓜。为攻克技术关,他白天问农技专家,夜晚钻研种植书籍;为打开销路,他化身“带货主播”,在抖音直播瓜田实况,用微信社群精准推送采摘信息。一颗颗翠纹绿瓤的西瓜通过“云端”走向城市,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累计带动千余人次采摘,大棚年增收突破20万元。  

        “党员就该蹚路,群众才能跟进!”张展展将种植经验无偿传授给村民,并规划产业升级:引入甜瓜、羊角蜜等高附加值品种,建立“党员示范棚+农户承包+合作社统销”模式,为12户贫困户提供育苗、管护等岗位,人均月增收1500元。如今,20座果蔬大棚连片成景,四季瓜果飘香,成为东寨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2022年,随着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推进,东寨村获4000余万元项目资金支持。张展展作为项目落地核心推动者,全程参与生态停车场、仿古游客服务中心、大风车无动力游乐园等设施建设。为突出黄河文化特色,他提出“观景台+文化展陈”融合方案,在18.3米高观景台嵌入《道德经》石刻,使自然风光与函谷关人文底蕴交相辉映。  

主动求变,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  

        2023年他利用河滩荒地打造7000平方米格桑花海露营基地,配套星空帐篷、篝火晚会区;策划“黄河落日民谣夜”“草坪电音节”等活动,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基地试运营即接待游客5.2万人次,村集体增收53万元,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达80%。东寨村先后获评“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昔日的黄河荒滩跃升为三门峡文旅新地标。

心系群众,尽心尽力履职尽责

       “村医是他的根,代表是他的责。”疫情期间,张展展白天背着药箱逐户测温排查,深夜在村口卡点值守,累计为村民配送药品600余次。当得知孤寡老人生活困难,他发起“爱心菜篮”行动,组织村民捐赠粮油蔬果,保障37户特殊群体基本生活。  

        作为人大代表,他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向镇人大提交《关于深化文旅融合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提出“以旅带农、以节促销”策略,推动函谷关镇设立乡村旅游专项扶持基金;在镇人代会上呼吁“完善黄河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相关意见被纳入灵宝市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规划。三年来,他推动解决农田灌溉、垃圾清运等民生问题27件,被群众称为“贴心代言人”。    

        从诊室到大棚,从观景台到人代会会场,张展展的双重身份诠释着同一份初心。他用“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安康,以“代表匠心”激活乡村动能,在黄河岸畔树起一座担当作为的丰碑。


审核人:杜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