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近期严峻复杂的天气形势,城关镇人大代表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面打响防汛备汛主动仗,用实打实的行动,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责任上肩,拉紧应急“行动链”。召开全镇防汛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对防汛应急预案进行再优化细化,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一键启动、高效响应”。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防汛指令畅通无阻、信息上传下达及时准确,应急力量时刻保持箭在弦上,织就“人在岗、责在肩”的应急值守网络。
查险除患,拧紧防汛“安全阀”。镇班子成员分片包区,带着“放大镜”到分包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起底式风险隐患排查,仔细查看沙袋、抽水泵、应急照明、地下车库挡水板等关键物资是否数量充足、性能完好,检查排水管网、雨水井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现场交办、督促整改,确保风险隐患“动态清零”,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清淤通脉,畅通城市“微循环”。各社区闻令即动,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的排洪沟渠、雨水管网、窨井盖等关键排水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和深度“清淤手术”,累计清理各类沟渠总长约8公里,清除淤泥、杂草、落叶等杂物20余车,有效改善了辖区沟渠的排水能力。同时对破损、移位的井盖、雨水篦子进行及时修复,确保雨水能够快速收集、顺畅排放,有效提升城市“毛细血管”的排涝能力,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内涝发生。
宣教先行,撑起全民“防护伞”。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方位、多角度、高频次开展防汛避险知识普及活动。线上,利用社区网格微信群、公众号等,精准推送雨情预警、避险指南;线下,通过集中宣讲、张贴海报、发放宣传页、上门讲解等方式,把防汛知识掰开揉碎,让群众清楚下大雨时家里要注意啥、啥时候得赶紧撤、万一被困了怎么自救互救,让安全知识成为群众手中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