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汲水镇的变化有目共睹:4条断头路贯通、1条步行街焕新,高楼拔地而起,群众生活愈发便利。这背后,汲水镇人大主席团功不可没——通过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履职机制,激活代表动能,以人大代表票决制为抓手,让民生项目推进更顺民心、更见实效。
一、架起“连心桥”:以制度创新畅通履职路径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群众在出行、基建、生活等方面的“急难愁盼”,汲水镇人大主席团率先破题,将民生项目全流程纳入人大制度轨道,推行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构建“群众提、代表议、党委定、政府干、民主评”闭环机制,为代表履职明确方向。
拓宽履职渠道:依托4个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点),组织代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调研,结合12345热线线索,广泛征集民生需求,让代表精准对接群众“痛点”。
强化决策参与:推动代表全程参与民生项目征集、论证、票决,将群众呼声最高的建议纳入政府工作参考,使决策从“为民作主”转向“由民作主”。
二、锻造“生力军”:以实战历练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汲水镇人大主席团聚焦“提能增效”,让代表在民生项目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履职更接地气、更具实效。
一线练兵强本领:在劳动路、卫州路等“断头路”打通,贺生屯村、后李良屯村片区改造等项目中,组织代表深度参与土地征收、入户协调、矛盾调解,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解难”,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如贺生屯村拆迁中,代表用真情劝说居民老张,既推动项目落地,又帮助老人争取到社区养老服务,实现“民生”与“民声”双赢。
闭环监督促担当:建立民生项目台账,组织代表跟踪监督6件城市建设、路网更新等“关键小事”,累计办理民生事务62条、化解纠纷70余件,以“清单式履职”倒逼代表担责于身。
三、凝聚“向心力”:以全程参与彰显代表作用
通过票决制和全流程履职,汲水镇人大代表成为民生项目推进的“主心骨”和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民意征集的“传声筒”:代表们带着问题走访,把分散的群众诉求汇总成清晰的“民生清单”,确保项目候选紧贴实际。
项目推进的“监督员”:从方案制定到落地实施,代表全程监督进度、质量,及时反馈群众意见,推动政府优化措施。
矛盾化解的“调解员”:在拆迁、施工等易起纠纷的环节,代表主动介入,用政策解读和情感疏导化解分歧,让项目推进更顺畅。
如今,汲水镇人大主席团以机制创新激活代表履职活力,让“票决权”成为民生改善的“助推器”,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