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丰县城关镇探索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度经验总结材料
清丰县城关镇人大主席团
近年来,清丰县城关镇把民生实事办理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邵景良指示精神,创新建立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度,在2024年葛营村成功开展制度试点的基础上,将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在全镇18个村全面铺开,积极探索、实践代表作用发挥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新途径,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把幸福指数提升到群众生活上,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上的“城关实践”。
一、高位部署、制度先行
城关镇人大结合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实际,按照“前瞻性谋划、制度化布局、实效化落实、群众化评价”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集体决策作用,以2024年出台的《清丰县城关镇关于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度的实施意见》作为制度范本在全镇范围推行,以严谨、合理的制度建设保障工作精度,确保村级民生实事票决有效运行。
二、分段实施、民主贯穿
城关镇人大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方式,在葛营村率先开展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度试点,掌握成熟经验后,再推行全面铺开。将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度分为征集初定、审议票决、项目实施、监督验收四个阶段,与村级事务民主决策中的“四议两公开”相结合,实现了人大背景下对民主政治形式的再创造与再发展。
三、代表串联、群众参与
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坚持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结合“代表村政”“马扎议事”“城议·周末议事”等现有民主议政形式,聚焦民生热点痛点,着重解决村内关于经济、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通过为期15天的意见建议收集阶段,发动代表积极走访人民群众,收集关于本村民生实事的意见建议,并审议选出民生实事票决候选事项,最终在人大代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的参与下选出3-5项民生实事,在意见征集、审查票决等各个环节彰显了代表作用与群众智慧。
四、联动监督、务实见效
动员村监委会、群众代表、人大代表开展联动监督,通过调研视察、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预决算审查监督、专题询问等多种形式,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督、追着问题改,实时跟踪督导民生实事实施进展,并将项目进度、预算花费在村级活动场所和村民小组村务公示栏公告,保证项目实施全程公开透明。截至目前,各村出动主席团成员、监委会成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200余人次,开展调研视察活动5次,发现并交办问题2个,有力保障了村级民生实事项目实施。
五、成果共享、惠聚民生
村级民生实事票决制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宗旨,把实实在在的项目成果落到群众的心坎上,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经过4月份一个月的票决,城关镇18个行政村共选出村级民生实事项目45项,包含人居环境整治(如西后街村计划修缮老街道路及西湖景600余米)、集体经济发展(如葛营村计划本村坑塘对外招租)、养老服务(如四合楼村建设乡村大食堂,保障本村老年人吃饭问题)、基础设施改造(如高庄村计划新增加背街小巷太阳能路灯)等涉及民生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