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区东关街道人大工委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

2025-07-14     来源:自己
分享:

东关街道人大工委2025上半年工作

报   告

 

2024年上半年,东关街道人大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着力构建“1+3+N”人大工作新格局,紧紧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聚焦“四高四争先”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在依法监督、代表履职、自身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做法与成效

(一)强化依法监督,提升监督实效

今年三月,街道人大工委以居民议政会召开为契机,票决出持续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污水管网建设等十大民生实事。街道人大工委聚焦民生热点和重点工作,开展多样化监督。围绕老旧小区改造、食品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6次,提出意见建议23条,推动相关部门完成辖区老旧小区路面硬化、增设充电桩等12项民生工程;针对街道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组织代表参与预算审查,提出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等建议8条,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对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监督,开展执法检查4次,督促整改隐患问题35处,有效保障辖区安全稳定。

(二)优化履职管理,激发代表活力

完善代表履职制度,深入贯彻落实《聚焦“四高四争先”深化提升代表主题活动实施意见》,建立代表履职档案,将代表参加活动、提出建议等情况纳入考核,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上半年,辖区人大代表累计接待选民320余人次,收集并推动解决民生问题47件;开展代表履职培训3场,邀请法律专家、人大工作者授课,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2次,15名代表面对面接受选民评议,增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和责任感,人大代表牵头推动实施的中医进社区活动,累计为800余名群众进行中医养生知识培训、诊疗。

(三)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工作基础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人大工委成员和代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专题学习6次,撰写学习心得40余篇。健全人大工委工作制度,完善会议、调研、联系群众等工作流程,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加强人大工作队伍建设,通过“以干代训”方式,组织工作人员参与区人大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四)深化新闻宣传,扩大人大影响

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在河南人大网上联络站发布信息、文章等11篇,积极向省市区级媒体投稿,上半年累计在《南阳日报》、《人民周刊》、东关街道公众号等媒体刊发稿件8篇,阅读量达1.2万次,生动的展现了街道人大工作成效和代表履职事迹;组织开展“人大工作开放日”活动2次,邀请居民群众、企业代表等参与,增进社会各界对人大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五)注重特色创新,打造工作亮点

探索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网格”工作模式,将代表联络站与社区网格管理有机融合,组织代表下沉网格,及时收集社情民意,上半年通过该模式解决群众反映的停车难、绿化缺失等问题28件。特别是街道人大工委联合街道城建办、物业办、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多方力量,召开联席会5次,推动出台《东关街道街道物业管理规范》,明确环境卫生、应急响应等12项量化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物业费定价、续聘资格挂钩。有效解决物业服务管理难题。开展牵头认领民生微项目,如增设便民座椅、修复破损路灯等,目前已完成微项目10个,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跟踪问效力度不足,监督成果转化还不够理想;二是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存在差异,部分代表参与活动的频次不高,提出高质量建议的能力有待提升;三是人大工作的宣传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宣传形式和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需进一步增强;四是特色创新工作的品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工作经验总结推广力度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与具体措施

(一)聚焦重点领域,增强监督刚性

围绕街道下半年重点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制定详细监督计划。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建立问题台账,定期跟踪督办,确保监督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加强对街道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全流程监督,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绩效评估,提高监督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二)强化服务保障,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完善代表履职激励机制,对履职表现优秀的代表进行优先推荐为区级优秀人大代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开展“代表履职能力提升月”活动,按照区人大统一安排,邀请人大工作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代表依法履职和建言献策能力。优化代表联系选民方式,推行“代表接待日+入户走访”模式,确保代表每月至少开展1次联系选民活动,推动解决更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创新宣传方式,扩大人大工作影响力

策划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围绕人大重点工作、代表履职故事等内容,制作短视频、图文报道等新媒体产品,通过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广泛传播。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争取在更高层次媒体展示街道人大工作经验和成效。开展“人大知识进社区”活动,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群众对人大制度的知晓率和认同感。

(四)深化特色创新,打造人大工作品牌

持续完善“人大代表联络站+网格”工作模式,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代表微实事”项目范围和内容,探索建立项目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持续发挥作用。挖掘人大工作新亮点,结合街道实际,谋划开展“党建引领,人大代表助力基层治理”等创新活动,打造具有街道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

加强人大工委成员和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每月组织1次集中学习研讨。进一步完善街道人大工委各项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与区人大常委会、兄弟街道人大工委的沟通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推动街道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半年,东关街道人大工委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动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东关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

2025年6月23日


审核人: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