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镇:依托“郭亮帮忙团”平台 擦亮乡村治理新底牌

2025-07-04     来源:枣林镇人大办
分享: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早在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在枣林镇张卜庄村,以人大代表为“星星之火”,充分动员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志愿团体、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加入基层社会治理,初显“燎原之势”。

张卜庄村作为全国文明村,产生了以互盾箱包公司总经理郭旭亮为代表的热心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企业家。郭旭亮本人是一个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代表性强的青年骨干力量,他自发建立“郭亮帮忙团”参与村公益活动。镇人大主席团打破村域、层级、身份差异,将市级人大代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集体经济企业所在的3个村的支部书记,3个村的6名镇级人大代表编入团队,积极践行党员领导干部、人大代表的基层治理职能。

守护孩童快乐成长,争做助力平安建设的“排头兵”。在互盾箱包厂的厂房院内,一间屋内课桌板凳整齐摆放,每张桌子上配备有护眼台灯,柜子中放置有课外书籍、字帖,旁边架子上摆放有篮球、足球、跳绳等。“郭亮帮忙团”以实际出发,创新性设立“延时教室”,镇人大代表为厂内职工孩子在每日放学后和假期周末提供作业辅导,统一归拢孩子,保障孩子安全,这样既解决了职工们上工不放心孩子自己在家的担忧,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开展学习、娱乐活动,增强集体意识。同时不定时组织开展各类文娱活动和志愿服务,号召本村及周边适龄儿童参加,守护孩童茁壮成长。

消除村庄问题隐患,争做化解矛盾纠纷的“啄木鸟”。厂内职工多数为留守在家的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郭亮帮忙团”内人大代表们通过企业走访、定期接访,关心厂内职工利益,对日常婆媳相处、邻里关系、工作生活进行“唠家常”式问询,发现问题立马主动协调解决处理,将矛盾火苗及时消灭。同时不局限于厂内职工,结合村内党员连心工程,实地入户走访群众,定期在“人大代表议事角”接待选民,收集整理矛盾纠纷和群众意见,建立问题台账,积极协调解决,及时将结果反馈群众,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事事有回应。

谋划村庄产业发展,争做推动产业振兴的“领头羊”。从2022年招商引资、筹建厂房,到2023年增资扩规模、开办分厂,再到2024年总部搬迁,拓宽业务,互盾箱包厂的发展过程都离不开人大代表的身影,前期深入农户家中,情理结合协调企业用地;中期号召动员村民群众进企做工,增加收入;后期与企业经理、职工代表定期沟通座谈,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难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目前互盾箱包厂已带动张卜庄村、韦庄村、后袁村建设厂房5座,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34480元,带动群众300余人,监测户、脱贫享受政策户30余户就业增收。后续代表们会持续关注企业动态,同时与村两委结合不断激发村庄内生动力,优化村庄投资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根据村庄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审核人:高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