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县曹黄林镇:凝聚代表力量 赋能民生“食”光

2025-07-12     来源:曹黄林镇人大联络站
分享:

今年以来,面对农村老龄化加剧带来的“吃饭难”问题,曹黄林镇人大主席团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组织辖区人大代表深入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理念,以“小食堂”为切口,通过“访民需、聚民智、督民安”三步工作法,推动乡村大食堂从“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在基层治理中书写出温暖人心的代表答卷。

“板凳+门槛”双轨问需,架起民意直通车。

为精准掌握群众需求,代表们创新“双轨问需”机制:一方面组建“田间议事队”,利用农忙间隙蹲守田埂、深入院落,以“拉家常”方式收集60余条“原汁原味”的意见;另一方面开展“板凳民主会”,邀请老党员、留守老人、返乡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代表,围绕“菜品口味、就餐时间、服务模式”等5个维度展开讨论,特别针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一对一”访谈,梳理出“特殊人群优惠”“早餐增加粥品供应”等7项个性化需求。

“政府+企业+群众”三方聚力,绘就惠民同心圆。

大食堂运营既要保证公益性,又得算好可持续账。为破解“谁来办、怎么办”的难题,镇人大搭建“多方协商平台”,组织政府职能部门、餐饮企业、村民代表等主体开展“头脑风暴”,经过专题研讨,最终探索出“社会运营+政府监管+群众参与”的创新模式。在运营主体选择上,代表们实地考察3家本地餐饮企业,综合考量资质、口碑、服务能力后,选定曹黄林大酒店作为运营方,结合镇内村民消费水平,推出经济实惠的菜品价格体系,确定“一荤两素”不高于8元、“两荤两素”不高于12元的原则保证基础套餐价格稳定;针对特殊群体,推出“60岁以上老人每餐减1元、80岁以上免费1餐、特困低保户每周赠餐1次”的“3个1”梯度优惠政策,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

“监督+服务”双向赋能,交出履职硬答卷

为确保食堂"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镇人大建立“全周期监督”机制:成立由12名人大代表、5名群众监督员组成的监督专班,邀请村民代表进厨房、查台账、提建议,累计收集改进建议12条。同时,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提升。代表们不仅当”监督员”,更做“服务员":针对部分老人行动不便问题,推动开展爱心送餐服务,目前已提供上门服务30余人次,真正将乡村食堂"民生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

小小食堂,承载大大民生。只要紧紧依靠代表力量,充分激发群众智慧,就能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大事",在乡村振兴的大地上绘就更温暖的民生画卷。


审核人: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