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桑坪镇的乡村振兴征程中,镇人大始终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宗旨,积极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聚民智,当好发展"参谋员"
镇人大创新"代表+网格"机制,将人大代表编入全镇20个网格,通过"田间议事会""院坝听证会"等形式,累计收集民生建议37条,推动完成集镇污水管网改造、产业路硬化等民生工程8项。针对特色产业发展难题,组织代表赴外地考察学习,提出"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建议,带动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50000亩。
解民忧,做好群众"贴心人"
建立"代表接待日"制度,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每月10日定点接待群众,累计化解土地纠纷、饮水安全等矛盾问题29件。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难题,推动建成3个村级"四点半课堂";面对老龄化问题,建议并监督实施适老化改造项目,惠及200余户家庭。
强监督,筑牢权力"笼子"
紧盯民生项目资金使用,开展专项督查6次,推动整改问题12个。创新"三色预警"监督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蓝黄红"动态管理,确保全镇8个重点工程按时保质完工。
如今,桑坪镇人大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