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阳人大工委:喜看新变化 务实献良策

2025-03-27     来源:赭阳街道人大工委
分享:


      赭阳街道人大工委紧扣县人大常委会工作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履职主线,交出了一份“实干答卷”: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监督实效持续提升、企业发展动能澎湃。站在新的起点,赭阳街道人大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更实的举措、更暖的情怀,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焕发蓬勃生机。

      深耕为民履职,交出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民生实事“精准落子”,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过去一年,赭阳街道人大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推动污水管网改造、文化广场升级、背街小巷整治等9个项目圆满收官,惠及群众1.2万余人。其中,新建的3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现“15分钟助老服务圈”全覆盖,老年人“床边、身边、周边”养老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便民停车场建设、农贸市场改造等工程,则让“停车难”“买菜贵”等民生痛点变为“微幸福”。  

       监督提质增效,法治护航发展“蹄疾步稳”  

街道人大聚焦“重点工程推进、环保攻坚、民生资金使用”三大领域,开展专项监督12次,形成调研报告6份,提出意见建议21条,推动整改落实率100%。例如,在程庄社区改造监督中,代表们通过“实地察看+居民访谈”发现施工进度滞后问题,督促相关部门优化工序、增加人力,最终提前20天完成改造任务。监督不仅关乎“事”,更关乎“法”——人大联合司法部门开展“法治进社区”活动,推动街道依法行政能力全面提升。  

       强化履职赋能,打造“专业化”代表队伍。针对基层代表履职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赭阳街道人大推出“三维赋能”计划,“理论+实践”双培训,开设“代表讲堂”,邀请法律专家、经济学者开展专题培训;组织代表参与乡村振兴调研、民生项目评议,提升建言水平。

      创新监督模式,构建“闭环式”监督体系。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更新等重点任务,街道人大探索“监督+调研+评议”联动机制;围绕“企业开办全流程提速”“城市绿化品质提升”等议题,制定量化监督指标,实行“月度督查+季度通报”;对上年度监督事项开展“二次评估”,通过满意度测评、问题“销号”管理,确保整改不“打水漂”。  

      深化民生实践,擦亮“暖心型”人大品牌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赭阳街道人大将民生实事的“话语权”交给群众。  

       推行“群众点单—代表定单—政府派单”模式的“三单式”服务,通过社区议事会、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民意,精准实施便民停车场扩建、社区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等5项民生实事;设立“人大代表为民办实事专项资金”,发动代表认领“微心愿”127个,如为困难家庭修缮房屋、为留守儿童开设“四点半课堂”,让民主实践可触可感;探索“人大代表+乡贤”协同治理模式,组建“民生议事团”,引导群众参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垃圾分类等治理难题,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  

从民生实事的“落地有声”到监督问效的“精准发力”,从企业服务的“保驾护航”到民主实践的“创新突破”,赭阳街道人大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尺,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未来,街道人大工委将继续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以“拼”的精神、“实”的作风、“暖”的情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谐稳定大局贡献更多“赭阳力量”!(通讯 关升)


审核人: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