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承留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全面做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规范运行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创新探索、履职行权,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现形式,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探索实践。
一、搭建平台,拓展阵地服务功能
为更好拓展联系群众服务功能,承留镇按照“九有”“五落实”建设标准,对全镇53个人大联络站点(中心站1个,区域站7个,联络点45个)进行优化提升,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和硬件设施,开展挂门牌、“一人一码”亮身份、人大联络工作制度上墙,人大代表接访办公等一系列实打实的硬件阵地建设工作。建立了联络站工作职责、例会制度、选民接待日制度、主题活动日制度、意见建议运转规定、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人大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10余项制度,规范了联络站工作机制。在中心站重点打造了承留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恳谈区、选民接待室、站点问政室,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功能更加完善,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人大制度“主渠道”作用和人大代表“主力军”作用,深化代表履职活动,提供了活动阵地保障,不断扩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承留镇的探索实践和人大工作宣传覆盖面。为基层推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搭建了活动平台。
二、完善机制,畅通听取民意渠道
为进一步畅通渠道、更好更全听取民情民意,承留镇人大在抓好全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规范运行代表轮值、每月汇总、季度例会和每月25日联系群众主题日“3+1’活动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在四个方面完善强化:一是推行“代表亮身份、群众码上说事”线上问政机制。在5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点)门外公布公开代表二维码和联络站二维码,代表“家门口”亮出身份牌,通过二维码、微信、电话等形式联系选民,主动担当“宣传员”“联络员”“监督员”,方便群众随时随地都能联系到代表。二是实行全天候联系选民制度。常态化安排人大代表轮流接待选民,在联络站全天候值守,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收集汇总线下群众意见建议和问题反映,及时、准确转达,分析研判及运转处理,逐项逐级跟踪解决,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三是实行“人大代表进网格群”制度。将进联络站(点)代表纳入基层网格管理,依托基层网格及工作群,及时了解基层民情反映,喜怒哀乐,以便更有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四是践行人大主题活动日制度。每月25日,各站点结合实际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扶危济困送温暖”、“话谈承留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基层治理研讨”“代表履职交流座谈会”、“宪法国安法宣传”等活动。2023年以来,开展联络站点主题活动20余次,各代表联络站点收集选民意见、建议400多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多件。
三、过程民主,探索“联席问政、共商共治”基层治理新路径
代表履职行权不仅仅是两会期间,更是闭会期间。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探讨全过程人民民主新路径和有效切入点,承留镇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实践创新:一是在基层信访问题破解中,坚持践行“人大代表听证”作法。在破解河东村一起信访问题中,我镇邀请市人大代表孔延东、任亮艳,镇人大代表王新民参与全程听证,起到良好的公平公正监督作用。上半年,全镇累计20余件信访问题,均推行人大代表交叉、跨选区听证制度,对缓解基层矛盾、公正司法协调起到了促进作用。二是在基层难点堵点问题疏通中,落实“人大代表--镇政府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议事举措。平时,承留镇人大聚焦中心工作、围绕承留镇有关民生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将人民民主运用于施政全过程。定期邀请市、镇两级部分人大代表,群众民情代表与镇政府分管领导、镇直有关部门、职能科室“面对面”协商、议事,探索尝试开启事前和事中“协商民主”工作模式,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优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过程参与机制,使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意愿不断增强,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三是全镇中心重点工作开展中,在“依法行政、过程民主”方面作表率。先后组织代表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党群连心·我为群众办实事”“慈善一日捐”、腾讯公益捐款、防汛救灾—-人大代表当先锋、“文明创建,争当志愿者”等各种活动,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人大代表开展过程参与、过程调研、过程监督、事后评议等工作,切实履行代表职责,监督依法行政,收集人民心声、植根人民、倾听民声民意,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服务人民过程中,身先士卒、科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提出意见、建议4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