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大,立足于小 ——一个基层代表的为民履职情怀

2024-12-11     来源:玉泉
分享:

着眼于大,立足于小

——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为民履职情怀

十五届济源市人大代表   苗吉祥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分量。今年,我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履职,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的主题活动中,着眼于大,立足于小,用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

一、让青春走进民主,青春更加五彩斑澜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宣传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大责任。我的家庭十分重视教育,我懂得一切都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意义。于是,我萌生了让人大代表走上讲台,让青少年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社会主义民主“零距离”接触的想法。

这一想法与济源高级中学思政课教师不谋而合,他们认为这是思政教育的创新。5月9日,玉泉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迎来了第一批“青春访客”,他们是济源高级中学法治社团的三十余名师生。

我为同学们认真讲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产生的背景、五四宪法诞生的曲折历史、全国到乡镇各级人大的发展历程。随后又与同学们进行座谈,我从自身谈起,讲述了自己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居委会干部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大代表。同学们对我谈到的基层人大代表如何依法履职的问题既陌生又好奇,纷纷向我提问。                                                     截止目前,我已为300余名师生上过这种特殊的思政课。据学校老师反映,通过活动同学们不仅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活学活用把这种民主制度的精髓运用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去。

 

我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同学们交流

我与同学们在人大联络站的合影

“孝”是人性,更是家国大义

在我接待群众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老年人报怨儿女不孝的问题。父母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给了子女,他们为什么得不到子女应有的尊重?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也需要“仪式”来宣扬,通过“仪式”来养成。于是我有了在重阳节这天开展“我为父母洗洗脚”活动的初步想法。

当我把这种想法和大家交流时,有人支持有人反对,反对的人认为这是“走秀”或觉得不好意思。我说,认为这是“走秀”也对,但“秀”走的多了也就成了教养,正义的事光明正大的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经过一番苦口婆心,我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重阳节这天“我为父母洗洗脚”活动在南堰头人大代表联络站门口如期举行。活动中,我带头做示范,当子女们蹲下身亲手为自己的父母搓脚时,老人们流下了泪,子女们也流下了泪,这泪是养恩与报恩的互动,也是亲情与亲情的交融。

(以上两张图片内容为: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门前开展的“我为父母洗洗脚”活动。图2为我为自己的父亲洗脚)

 

三、夜话街头巷尾,倾听百姓心声

今年,我加入了玉泉街道人大工委组建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小组,以代表之力助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农村人有在晚饭后街头巷尾闲议的习惯,我也时常加入到“闲聊”中。南堰头居委会集体经济曾经一穷二白,在“闲聊”中我发现群众对城中村改造的不了理解、不支持。于是我便挨家挨户做工作,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最终改变了大家的传统观念,破解了制约发展的思想瓶颈。今年,南堰头居委会的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通过“夜话街头巷尾”,我倾听了群众心声,在我的建议下一些关乎民生的项目,如北堰头居委会强弱电入地、玉泉街道第二幼儿园等一些民生项目在年内得以落实。

(图片为我和群众“夜话”,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图片为我在接待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建议)

  人大代表来自群众,特别是基层代表,要事不避小,及时发现群众生活中的“痛”点,想办法去解决。一路走来,我始终牢记自己人大代表的身份,情系于民、情用于民、情倾于民。未来,我将继续为群众发声,为发展出力,用实际行动书写一名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

 


审核人: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