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博望镇郭老庄村的田间地头机声隆隆,人头攒动。满身泥巴的人大代表陈玉成急慌忙回家吃了早饭,又拉着水泵出了村:“邻居七叔家儿子在外打工无人浇地,今天我得帮他浇地去。”陈玉成拉着架子车说着走着。
自麦收至今,博望镇一直无有效降雨,虽说小麦大丰收让农民喜上眉梢,但干旱的土地影响着秋作物按时播种,人们心急火燎。
“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清早起来去种田,一早一晚差一拳,这充分说明了“只有抢抓农时播种、才能夺取秋粮丰收。”正指导群众抗旱浇地的博望镇人大主席崔海龙说:“秋作物播种贵在一个早字”,为了支持农民“造墒”抢种,麦收刚结束,镇政府便派人与鸭灌部门协调干渠放水事宜,在此基础上,全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争当抗旱保秋的宣讲员,广泛宣传抗旱保秋的重要性,同时介绍抗旱抢种抢浇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消除群众的等靠思想,迅速组织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沟、渠、井、坑塘等水源条件,采取井灌与渠灌相结合,提灌与自流灌溉相结合、白天与夜晚相结合等多种方法,奋力投入抗旱秋播。
在抗旱秋播过程中,由镇人大主席团带队,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协助,全镇两级100多名人大代表齐上阵,在协调上下游用水关系,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引导教育农民科学抗旱播种,采取先播种再浇水的“铁茬”播种方式,“种子下田,浇水跟进”,达到早播早出苗的目的。与此同时,教育自流灌区的群众不搞大水漫灌,全面推行喷灌、雾灌、漏管灌溉等节水灌溉新技术,达到节约用水又避免种子闷坏的效果。
“没想到我们通过代表联络站反映的问题不到一天就得到了解决,现在的代表们是真心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啊!”望着自家农田得到了灌溉,博望镇郭老庄村村民王冬雪高兴地说。
连日来,该镇广袤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每天出动劳力3000多人,开动灌溉机、弥雾机、抽水机、深井水泵等1000多台,播种机、旋耕机等800多台,加上利用鸭河水自流灌溉,昼夜灌溉浇地,目前已抗旱浇地8万多亩,播种6万多亩。其中,前期浇种的12000多亩已经出苗,为大地的丰收添加了绿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烈日当空的大地上,在群众渴求期盼的目光中,博望镇各级人大代表在防旱抗旱的关键之际,响应上级号召、积极主动履职,带头冲锋在抗旱一线,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汗水缓解旱情、用真心为民解困,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