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小河镇充分利用庭前院后废弃空地,把闲置的农家院变成菜园、果园、花园、游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举措,用小篱笆、小游园围出了家门口的风景线,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自然和谐、美丽幸福的乡村生活。
加强统筹谋划,坚持因地制宜
小河镇结合村庄实际情况,尊重群众意愿,充分结合乡情村情,坚持“宅权不变、群众参与、树木留存、百姓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一宅变四园”行动中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林则林,逐地块逐住宅进行深入研究,分类变化老宅基地,逐步形成村村有特色、一村一亮点的格局,让环境治理的难点变成乡村振兴建设的亮点。
推进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改变
小河镇结合和美乡村“2+22”乡村建设示范带,积极探索以北张庄、聂渡、刘古屯、西郭渡、西王渡、东王渡等8个村为试点的先行改造路线,按照“以绿治脏、以绿治乱”的工作思路,坚持“不硬化,就绿化;少硬化,多绿化;能绿化,不硬化”的原则,推进闲置宅基地变为为文化广场、儿童乐园、果园、菜园、花园。以点带面,带动全镇各村积极行动,让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形成一批村村有园,村村有不同的良好局面,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
广泛宣传调动,激发群众主体意识
小河镇充分利用微信群、宣传标语、喇叭广播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宣传,让群众了解“一宅变四园”不仅能提升生态颜值,还能实现经济价值,引导广大群众解放思想,实现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重大思想转变。倾听群众心声,在合理的前提下,群众需要什么就变什么,群众诉求什么就建什么,让群众参与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丽乡村。
昔日“蓬头垢面、灰头土脸”的闲置宅基地,实现了华丽蜕变,“一宅变四园”行动不仅把村庄装扮得分外美丽,也改变了村容村貌,还让村民得到了实惠。下一步,小河镇在开展好‘一宅变四院’行动的基础上,将继续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广泛宣传动员群众,抓实抓细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治理,用“干”彰显本色,用“实”擦亮底色,舒展小河乡村建设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