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换心暖民心 忠诚履职担使命
王秋亚是张汴乡人大代表,也是张汴乡窑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多年来,她扎实推动村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密切联系选民群众,是群众心中的好支书、人民心里的好代表,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一、抓班子带队伍,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作为乡人大代表,窑底村党支部书记,风霜雨雪中,王秋亚都坚持定期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听取民声,在她的带领和号召下,窑底村“两委”工作实现新突破。一是全力抓好党员学习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对表对标先进典型,坚持每月为支部党员讲授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村日常工作业务等相关知识,积极创新改进学习方法,利用主题党日、专题讲座等活动载体,不断提高学习的广度深度,不断丰富学习方式,通过“庭院微党课”,用老百姓话讲老百姓事,使党的最新理论政策能及时宣传到位,更加深入民心。二是加强后备干部培养,严格入党程序。坚持把常年在家有知识、有干劲、有带头示范作用和奉献意识较强的年轻人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找,为村班子补充了新鲜血液、充实了队伍力量,使得村各项工作开展的更加顺畅。
二、定计划强落实,全面加快乡村发展步伐。
在上任伊始,面对窑底村基础设施差、村容村貌乱、贫困发生率高的现状,不等不靠,王秋亚带领村“两委”班子开展走访摸底、调研商议,完善村庄发展规划。为了真正让村庄变化、让群众满意,坚持每月向乡党委政府谈想法、争项目,向群众讲政策、作动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争取资金30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0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争取资金120万元,打人畜饮水机井1眼、铺设管道8公里,实现了家家户户通自来水;争取资金27万元,对卫生室、村部进行了改造提升,有力地提高了村公共服务能力;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带领村两委大力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先后争取资金500余万元修建道路、安装路灯、健全路网、新建舞台和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大院硬化、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两套、新建公厕两个、摆放清尘垃圾桶,有效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争取扶贫资金100余万元,建造冷库,建设光伏发电站,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投入资金104万元,建立扶贫车间,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万元;投入资金13万元,建设温室大棚,每年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00元,每年全村共有集体收入10.87万元。
三、扶弱势济危困,全面构建和谐窑底。
王秋亚说道“作为来自群众的人大代表,就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在一次去村民家中入户时,发现村民马国富妻子王雪霞入厕因癞痫病突发掉入厕所,顾不上多想,王秋亚和村民立马将王雪霞救起,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她身上沾满粪便的衣服已经开始僵硬,顾不上嫌脏臭,王秋亚动手将她的衣服换下来,和村民将她送回家中,村民对她连连感激。千方百计增收入,依托“巧媳妇”工程,利用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组织带领窑底村60余名留守妇女学习手工编织技术,提高妇女的脱贫致富能力,实现群众年增收6000余元。先后带动20余名困难群众到扶贫车间务工,每人每年增收约2万余元。妥善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真心真意对待每一名上访群众,耐心细致地做好化解工作,面对上访群众的不解、刁难,始终不放弃不抛弃,一遍一遍地进行政策解释,竭尽全力地帮助上访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与问题,有力地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切实提高了代表履职能力,增强代表服务意识和凝聚力。
王秋亚当选代表以来,面对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深感责任重大,加强与选民联系,时刻关注人民的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她表示:“趁自己还能干动,将继续立足代表岗位,积极履行支书职责,努力挥几把为群众谋幸福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