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街道:用活“公益岗” 端稳“幸福碗”

2023-08-22     来源:人大工委
分享:

每天早上,在孟州市会昌街道竹园村村委会附近,都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拔草、打扫卫生。

现年51岁的陈全(化名)是该村的脱贫户,智力三级残疾的他一直单身,其父亲因病去世后,靠低保等支撑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若再不帮他“开源增收”,可能导致返贫。

2023年6月份,会昌街道人大工委在入户开展帮扶工作中,了解到陈全的家庭情况后,经共同商议,按照程序,立即为他申请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主要职责是负责每天打扫村部内外的卫生。7月份,他便带着一把扫帚、一把铁锹正式上岗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陈全,没想到这么快自己会成为“上班族”,十分珍惜这份工作,不善言辞的他,将感激之情化作实际行动,干起活来十分卖力,不仅工作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对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信心。

“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真是为我村办了件大事,让低收入群体受家庭、身体等因素限制无法外出务工的9名劳动力从之前的就业难实现了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不仅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改善了村居环境,同时也缓解了村委的工作压力,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政策!”会昌街道竹园村支部书记裴作谦说道。

像陈全一样,2023年7月份通过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帮扶的还有寺村的脱贫户郭阳(化名)、张厚村的监测对象尚莲(化名),会昌街道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分别为他们量身订制了乡村保洁员、巡逻员、公益设施管护员、水电保障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了他们的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问题,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

2 (2).jpg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年来,会昌街道人大工委坚持把“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改变以往的“给予式”输血向“劳动式”造血,用就业兜牢兜稳民生底线,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真正让“小岗位”发挥“大作用”实现“大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目前,会昌街道共安置22名困难家庭劳动力到公益岗位工作,每年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共计184800元。

 

审核人:汤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