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中流淌出来的一条河

2023-07-10     来源:白寺镇人大主席团
分享:
“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暑期游“窗口”开启,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近日,为期三个月的“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化旅游季火热开启。发布9条主题旅游线路、出台100项惠游奖补政策、举行千场文旅促消费活动……如果您来河南,想在美好的“豫”见中共享诗和远方,那么,入选中国诗词写意之旅这一主题旅游线路的鹤壁,一定不要错过。在这里,淇河从《诗经》流淌出来,温润了一座城、滋养了一方人,正在奔赴下一场山海!

一条河,温润一座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鹤壁,在淇水润泽之下,文脉赓续、弦歌铮鸣,《诗经》39篇、历代诗人1000多首诗歌吟咏,是一座从诗经里走出来的城市;凡淇水流淌之处,山川秀美、钟灵毓秀,好山好水好风光与厚重历史文化浑然一体,是一座有着“北国漓江”之美誉的城市。
鹤报传媒-菠萝视频,赞4243
淇河古称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方脑岭棋子山,流经鹤城而入卫河,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卫河支流,全长176公里,鹤壁境内长83公里。正是这中原腹地上不显眼的一条小河,从《诗经》时代开始一直流淌了上千年,不仅是淇水卫地即今天的鹤壁的文化象征,闪烁着中华远古诗文化的光辉,也成了鹤壁这座城市亮丽的生态名片。

图片淇水悠悠 潺潺流淌 摄影/吴国俊

请君听,从“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到“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一条“诗河、史河、文化河”潺潺流淌,展现出“淇水千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的文化自信。

请君看,漫步淇河,映入眼帘的是绿竹猗猗、芳草萋萋,溪流淙淙、水清如玉,鱼翔浅底、飞鸟成群,再现了《诗经》中“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的壮美景色。感知淇河,娟秀清澈的她,像是镶嵌在鹤壁版图中的一条玉带,蜿蜒徘徊,碧波闪闪,是大自然特别恩赐的珍宝。

图片

鱼翔浅底、飞鸟成群  摄影/吴国俊

透过淇河的两个“唯一”能窥见一斑: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生态环境部首次“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淇河鹤壁段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河流,入选“美丽河湖”提名案例。

可以说,鹤壁之美,首先在淇河之美;鹤壁之魅力,首先在淇河之魅力。正如每一位鹤城百姓,无论是在晚饭后,还是周末的休闲时间,只需来到淇河岸边,于晴天碧水之间,便能品读鹤壁的厚重历史,感受鹤壁的现代活力,经历一场《诗经》与这座城市的艳遇。毫不夸张地说,淇河带给人们视觉和精神的愉悦着实让人流连忘返。

地理的淇河很短,文化的淇河很长,从《诗经》深处流淌至今,它让历史化为诗意,让文化成为积淀,成为鹤壁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一条河,滋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选取一个历史上广为人知“明星”为鹤壁代言,你会想到谁呢?

也许,有人会想到在鹤壁淇县云梦山创办第一所古军校的鬼谷子;有人会想到在“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中陶醉不已的商纣王;还有人会想到曾任春秋鲁国、卫国两国之相,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的孔子高徒子贡;但要想与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的鹤壁整体气质更相符,许穆夫人确实更贴切一些。

图片

淇河落日  摄影/吴国俊

许穆夫人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她的名篇《竹竿》、《泉水》、《载驰》就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

《诗经》的人文渲染,淇河的温润滋养,为鹤壁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种隐忍于文化背后独特的美。就像不显眼的淇河,它没有黄河的厚重,没有长江的壮阔,但它不声不响、不舍昼夜。鹤壁人像淇河一般,虽朴实无华,但横劈太行川流不息的韧劲沁润在了骨子里。鹤壁人靠着一股韧劲,一份辛勤,让这个小城,穿越千年的历史,始终绽放着独特的光彩。

前一阵子,《你要写鹤壁,就不能只写鹤壁》的诗歌在网络上广泛传播。诗歌描绘了鹤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旖旎的自然风光,融合了诗经渊薮、白蛇传说等文化典籍,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

图片

淇河国家湿地公园 图片来源:鹤壁日报

正如诗歌所说:你要写鹤壁,就不能只写鹤壁。要写黄河舟、运河楫、黎阳仓储天下米;写泥咕咕、古窑瓷、浚县社火大梆戏;写拥军花耀八一林,永优种子书传奇;写一城银杏披金甲,樱花大道花似雨;写乌金滚滚西江月,现代物流占先机;写富美鹤城千古秀,再借东风重奋翼……

一条河,奔赴一片海。当你通过老照片看到鹤壁建市初期“一条大街一岗楼,一个警察看两头”的景象时,坐上高铁来鹤壁吧,鹤壁的中心城区经历了三次南迁,走出山区、走出封闭,走向平原、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图片如今高楼林立的鹤壁  图片来源:鹤壁日报

当你还给鹤壁贴着煤城标签,认为城市灰蒙蒙、黑乎乎时,漫步在鹤壁的大街小巷吧,鹤壁早已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处处是景,绘就了“车在画中行,人在林中走”的风景长卷,形成了“树木常绿、四季有花”的美好景观,游人可以春观樱、夏望荷、秋赏金、冬寻梅,在如诗如画中流连忘返。

当你还停留在“鹤壁蒸蒸日上,乌金滚滚汪洋”的工业记忆时,走进鹤壁的产业园区吧,“鹤壁一号、二号、三号”遥感卫星已经在528公里高空,俯瞰山川大地;还有飘香神舟的航天食品、国产电脑中广泛采用的“中国芯”、交织起汽车“神经血管”的线束电器、功能先进的“智慧合杆”,都实现了“鹤壁造”。

图片鹤壁科创新城拔地而起 图片来源:鹤壁日报

从“煤城”到“绿城”再到“美城”,鹤壁的标签在变,但静静流淌的淇河水,滋养的鹤城人始终没变,他们有底蕴、有底气,敢于创新、敢于奋斗。

如今,鹤壁早已摆脱昔日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已然成为“一河诗画满城花”的绿城、“十里城池君子行”的文明之城,一座颜值气质俱佳、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昂然屹立于淇水之滨。

如今,从《诗经》中走来的这座城市,还在流淌着淇水卫风的厚重文韵,积淀着蒸蒸日上的工业记忆,生发着鹤舞樱飞的欣欣向荣。鹤壁,正向着“三富三美”的美好蓝图,振翅高飞。


审核人: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