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构筑乡村治理“红色屏障”
通过定格、定人、定责、定规,网格员明确任务、分包到户、贴心服务,自从乡村建立微网格社会治理机制后,社区情况能够第一时间摸排上来,每月解决群众难题近百件。12月12日,提及网格化管理,上蔡县大路李乡人大代表栗阳光首先晒出了“成绩单”。
大路李乡不断优化乡域社会治理机制,采取“人大代表+党建+社区+微网格”治理模式,充分吸纳老党员、五老人员、热心群众担任网格员,辖区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人大代表进网格,今年以来,该乡根据辖区面积、党员分布、人口数量、居住集散度和网格作用发挥情况,突出服务职能、增强服务实效,不断优化网格设置,尤其是近期在原有8个一级网格、19个二级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划分为6个社区网格、11个行政村网格、38个自然村网格、586个村小组网格,并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制定了发放奖补激励措施,最大化激发网格员实干热情,实现“难在格中解、情在网中结”,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