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岗村位于林州市北3公里处,共有5个村民小组,426户1860人,耕地800余亩,党员46名,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5万元。近年来,施家岗村坚持“党建+”发展理念,按照“村容村貌洁美、产业支撑有力、公共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群众生活幸福”的建设思路,先后荣获河南省党建示范村、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河南省森林乡村、河南省“五星”党支部、安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安阳市美丽庭院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023年5月9日,林州市人大代表河顺团、陵阳团部分代表以及两镇镇级人大代表30余人,对施家岗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专题视察。总体认为,施家岗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林州市属于一流,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壮大,仍需在增加持续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与给予群众回报上再发力。
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七大产业擎起产业兴旺星,铺好群众发展路
施家岗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样样当先进、行行争一流”的整体工作思路,以“七大产业”为支撑,形成“产业+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一是“双绑”机制稳定建立。发动群众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的方式,大力发展苗圃经济,先后流转土地300余亩,栽植红枫、五角枫等经济苗木6万棵。与龙头企业--太行益友农产品公司绑定,林下种植菊花、茄子、西红柿、大葱、菜椒等5亩,种植红薯20余亩,养殖鹅、羊、鸡、兔3000余只,年增收5万元;二是发展租赁经济,利用地处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光远、龙鼎等企业租赁村级土地300余亩,每年可增收28万元;三是发展生态农业,投资30万元,建设占地30亩的蘑菇采摘园1座,年收入5万余元;四是发展物业经济,投资30万元建设临街门面500平方米,年增收5万元;五是发展商贸经济,投资140余万元,将村内一处闲置厂房改建为土特产超市,主营河南、河北、山西,特别是“安阳五县四区”特产,年增收25万元,“一村一品”成效显著;六是发展服务经济投资15万元购置东方红150拖拉机一部,开展耕作服务,每年可增加收入3万元;七是发展阳光经济,利用学校屋顶安装光伏76.32kW,年收益2万元。
二、五大工程绘就生态宜居星,建设和谐宜居新家园
施家岗村党支部充分利用集体经济红利,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以来,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大力改善村内人居环境。一是完成全村外墙立面改造、强弱电入地、“河水、雨水、污水”三水共治,实现了水、电、路、气、暖、水冲式厕所、无线wifi、5G网络全覆盖;二是新增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80余平方米公厕一处,停车位300个,活动广场3处,涵盖篮球场、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等;三是每家每户配备专用垃圾分类垃圾桶,利用积分化管理体制,落实门前三包政策,积分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发放村级福利的重要参考依据,积分还可到集体超市兑换同等价值的物品;四是村级公共场所直接配备专职保洁员队伍5名,公厕管护人员1名,并做到人员职责、责任区划分、监督电话全部上墙,做到日清理、日保洁、日转运;五是高标准建成“八室一厅”村级阵地,增设乡村振兴馆、棋牌室、老年活动中心,涵盖篮球场、文化大舞台、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的村级中心广场,村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群众住在农村如城市。
三、四项举措守护平安法治星,织密群众防护网
一是紧盯“三零”村、无疫村创建工作目标,组建了共计30人志愿服务队、应急抢险队、疫情防控应急队和治安巡防队,制定了应急预案,配备了应急物资,坚决做到每半年开展一次防汛、抗疫等应急演练;二是严格落实三级网格化和“干部包片、党员联户”工作机制,带动3名网格员、26名联户党员、30余名志愿服务者,开展防溺水、防电诈等志愿服务活动4期,入户发放防电信诈骗、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非法宗教活动等宣传页7200余份,签订承诺书6200余份。利用群众夜校开展集中宣传、案例解析等30余期,排查台账、宣传活动记录等资料齐全;三是3支村级治安巡逻队每天围绕重要公共设施、村庄周边、主干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开展巡逻活动,排查收集治安、消防等隐患,预防、减少各类治安案件的发生;四是充分利用“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各类平台,建成有“两委”干部、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退休职工等共20人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坚持每周开展矛盾纠纷例会,重点解决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等各类矛盾的调处,助推信访积案的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纠纷不上交。
四、多点发力助推文明幸福星,弘扬文明生活新风尚
一是投资1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八室一厅”村级阵地,党务村务、便民服务、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等一应俱全。“两委”干部严格落实值班、坐班制,值班表、值班记录、便民服务流程、代办事项台账等一应俱全;二是充分发挥村级“五老”和红白理事会作用,对操办标准和流程做到公示明、登记清,“一约五会”落实到位,未出现高价彩礼和大操大办现象;三是坚持开展美丽庭院、文明家庭、优秀党员、“乡村光荣榜”等创评活动,今年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8户、“好婆婆、好儿媳”7人、美丽庭院示范户150户、“乡村光荣榜”15名;四是通过广播、微信群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宣传5期,开展实地培训2期,培训人数35人。与光远、致远联合开展招工启事2次,解决了近80人就业。积极推进“党建+金融”工作,完成“信用村”建设和80余户的授信工作;五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六是通过党支部与赡养人子女签订赡养协议30余份。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快递点、卫生室、幼儿园、学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民生基础设施完善。
五、“三个聚焦”筑牢支部过硬星,夯实基层组织堡
一是聚焦支书,建强“两委”班子。通过落实支书责任清单、述职评议等办法,压实支部书记责任,提高履职能力。2022年村级年度目标完成率100%。支部书记带头领办项目为群众办实事5件,“两委”干部领办实事项目5件。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每月坚持第一议题学习。严格落实“两委”干部坐班、值班工作制度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程序,“两委”班子群众满意度100%;二是聚焦队伍,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编三定”、党员亮身份、亮积分和“双培双带”制度。3名后备干部在疫情防控、项目建设等村级工作中担任了采集员、监督员等重要岗位角色。两年来,共发展党员4名,其中致富能手党员3名,35岁以下3名。建立了党员信息、学习、作风、实绩四方党员管理档案和党员学习培训登记台账,确保党员培训不低于24学时。对流动党员实行了“一对一”结对联系制度。今年“七一”表彰好党员5名,评议优秀党员10名;三是聚焦活动,严格组织生活。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党组织活动计划,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组织活动制度,规范填写党组织活动手册。通过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队伍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农村政策,讨论村务大事,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通过开展清洁家园、植树护绿、矛盾纠纷调解等党日活动,提高党员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通过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和党员谈心谈话,抓实问题排查和意见征集。实现了党建与乡村治理的有效融合。
建议:施家岗村将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持续探索“党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模式。一是坚持把“五星”支部创建作为中心工作,紧紧围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验收细则和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提升,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完成;二是全面加强“两委”成员和党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教育培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打造一支群众观念强、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三是结合村庄实际,将苗圃基地和土特产商行等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动员群众参与入股分红,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同时从盘活集体资产、发展住宿餐饮等方面广开言路,大胆设想,确保村级集体收入持续增收,给群众更多的回报和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