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8点,月河镇便民服务中心准时“开门迎客”。便民服务中心虽小,只有四间办公室,但作用不可低估,成立不到半年时间,它已接受群众科技、信息、政策等咨询1000余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17项、农业新品种6个,办理各种手续100余件,解决了群众办事难、致富无门、信息不灵的难题,真正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座连心桥,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这与人大代表的建议密不可分。
今年人代会召开前夕,秦清洲、朱有君、吴德军等代表在走访群众时,听到反映较为强烈的就是到政府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于是在今年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希望镇政府转变作风加大服务力度,一站式地为群众开展多层面的需求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的建议。镇政府高度重视,召开镇领导班子研究,让镇便民服务中心转变作风充分发挥作用,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并选派镇计生、民政、土地、城建、企业、农业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到便民服务大厅办公。如今,便民服务中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提供信息服务,解决群众信息闭塞的问题。购置电脑,安装宽带,通过上网查询,筛选出适合当地的市场信息及外出务工信息,在信息栏中公布,定期更新内容,随时方便群众自行查询。
二是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解决农民技术缺乏的问题。选派6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有较高农业科技水平的人大代表轮流到大厅值班,购置种子、农药样品、农业科技图书等,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讲授实用致富技术,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同时,注意收集群众生产中的动态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便于集中解决。
三是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解决群众知情知政少的问题。将上级有关涉农政策及镇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在便民公示栏中公示,让群众知情;把各涉农站所职能、工作程序在服务大厅展示,让群众明白。同时面对面的为群众解疑释惑。
四是提供贴心服务,解决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责任制,为群众帮办、代办、协办、领办服务,切实让群众找到人,办成事。例如,镇招商引资项目映山红康养小镇项目在建设前期,涉及到土地审批、办证等多项手续的申报,公司人员刚到月河,人生地不熟,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积极协调联系,帮助办理有关证件,一个月便解决了问题,公司负责人感激万分,见人就说:“便民服务大厅办事真方便。”
五是提供温情服务,解决群众上街办事无处落脚的问题。便民服务大厅添置了茶水、桌椅,工作人员实行微笑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有个歇脚的地方,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