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疫一心,当前国内规模性疫情与散发疫情交织,外溢风险依然很大,部分地区多点散发、反复不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随着“五一”假期到来,人员流动聚集增加,为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特向广大群众、在外亲朋们发出倡议:
一、非必要不返乡。在外经商、务工、求学等人员尽量选择就地过节,非必要不返长,减少走亲访友外出游玩,确需来(返)长的提前3天将返长时间、返长方式、14日内旅居史及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主动向所属村(社区)登记报备,配合目的地所在村(社区)做好相关管控措施。
二、非必要不离长。国内疫情尚未结束,风险依然存在,切不可抱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五一”休闲度假的最安全方式无疑还是宅在家中,趁“五一”假期多陪陪家人,多多休息。确需外出,尽量选择本地乡村游、野外踏春游、城郊健身游等方式,尽量不去人流量大的景区和地点;减少跨省市旅游,避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确有特殊情况需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要提前3天向所在村登记报备;返长后,要在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单位、村(社区)报告。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发挥带头作用,非必要不离长,确需外出的,严格执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审批报备制度。
三、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控制场所规模及人流量,防止人员聚集。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应当提前一周向村(社区)报备,并控制人员规模,不超过5桌50人,在外返乡人员特别是有报告疫情地区返乡人员不得参加。
四、返乡提前报备。所有返乡人员须提前3天通过“放新办”报备,“健康码”和“行程卡”双绿码并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乡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扫场所码,接受赋码管理,并主动向所在单位、社区(村)报告,同时配合落实分类健康管理措施。
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人员实行红码管理,落实14天集中隔离,在第1、2、3、4、5、7、10、14天开展核酸检测,解除隔离时“双采双检”。
省外低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其间每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被隔离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时,可在就近核酸检测点采样,采样途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采样后立即返回家中隔离,隔离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恢复正常活动。
五、做好个人防护。请广大群众、在外亲友们时刻保持防护意识,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注意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等习惯,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挡,不随地吐痰,进出公共场所时积极配合体温测量、扫健康码和行程码。不购买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来源不明的进口商品,处理快递物品时,要对外包装进行消毒,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