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狮豹头乡大池山村,地处卫辉市西北部太行山区狮豹头乡政府西南9公里处,西邻猴头脑村,东临抵鹿泉村,北邻靳庄村,南邻猴梯村,属于狮豹头乡一个行政村。该村由大池山、南洼、马来沟、羊板4个自然村组成。一个贫穷落后的南太行小山村,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有108户,人口268人,土地140亩,有林地540亩。村两委干部3人(均为女士),现有党员24人。俗话说:一个好支书就是一个好领路人。2021年1月,徐秀兰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这样的状况她勇于挑战,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卫辉市人大代表、大池山村党支部书记徐秀兰如何用责任、担当和爱扮靓着美丽乡村……
一、将忠诚责任镌刻在抗洪抢险前线上
“这就是我们的家。请大家把视线转到北方的一座小城——河南卫辉,这里的降水量远远超过了刚刚经历严重水灾的郑州,但无论是排水设施,还是整合资源方面,都远远比不上郑州。现在城区内的水还在上涨,大街上到处都是等待转移的亲人……卫辉需要你……”这是卫辉市融媒体中心节目主持人,一个土生土长的卫辉人张欣,几度哽咽也未能说完的话,视频最后因哽咽无法录完,只好在屏幕上打出了‘卫辉需要你’这几个字;还有,2021年7月26日,建院125年的新医一附院首次熄灯,卫辉的长明灯,第一次向洪实低头;2021年7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应急部部长黄明同志,亲临卫辉指导抗灾工作。数不清的救援队员,武警官兵,志愿者,驰援卫辉,卫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灾难。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峻的汛情灾情,广大党员干部火速行动,冲锋在前,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留下许多动人故事。哪里有危难,哪里就有鲜红的党旗;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面对肆虐的洪魔,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守土尽责、冲锋在前,谱写一曲曲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抗洪壮歌。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大灾面前,卫辉党员干部没有退缩,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日夜奋战在抗灾一线的‘拼命三郎’的身影。卫辉市人大代表、狮豹头乡大池村党支部书记徐秀兰就是其中的一位。
危急时刻,支部书记冲锋在前、保卫家园
2021年7月17日夜幕降临,56岁的她手持手电筒、木棍走在村内的小路上,不时用手电筒仔细查看村民房屋有无危险情况。“不好了,只听见哗啦一声响,村民徐泽录房屋后面田地岸倒塌!”。她不顾个人安危,冲到徐泽录家中把他叫醒,劝他转移。一开始徐泽录有顾虑。她看出了徐泽录的心思,让他放心,一切包在自己身上。徐泽录才被安全转移到安置点。由于长时间浑身湿透,连日来的超负荷工作,顶风冒雨,她也被累夸了,出现了头晕、恶心、发烧嗓子嘶哑等症状。但是,她知道在这个党和群众都需要她的时候,她不能倒下。如果她倒下了,抗洪抢险工作怎么办,老百姓心里的希望怎么办,于是她就晚上吃点感冒药,白天继续工作。而她的工作也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全村群众都说共产党好,这要在旧社会我们 都得去逃荒要饭了。
但无论大伙怎么劝说,她就是不肯休息。“保住房子,就是保住了家!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村支部书记,危情不退,我决不能退!“”
7.20日早上五点,连续的大暴雨导致毛华荣家屋后山体滑坡,徐秀兰巡查到此,立刻通知抢险队集合,帮助毛华荣一家转移财产,反复叮嘱不允许在危房里活动,更不能在危房里生活,立刻转移到安置点生活,直至房屋危险解除了才能再回来。
断水断电,心系群众送温暖、稳民心。
大雨连续下了一个星期,电断了,到了晚上一片漆黑,她就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地用自家的自备蜡烛,给每家每户群众送去;水停了,她就让群众接雨水吃熬过难关。停水、停电,她就在自己家做好饭,给困难户送去。其中:给徐泽录送了油条、饺子;给徐泽银送了烩菜、馒头、包子;给任后英送了空心挂面、馒头;给刘友祥送了空心挂面;给刘成喜送了馒头、水;羊板自然村裴启英,住的地方离她住的地方有七里山路,24日一大早,她4点起床,5点钟到羊板,由于路面湿滑,不慎摔倒,为了保护手中的食物和蜡烛,她宁愿摔得重些硬是没撒手,她在泥地上坐了许久才勉强站起来。当裴启英看到浑身是泥、手捧一件火腿肠和蜡烛站在门口的徐书记时,眼泪刹那间夺眶而出。
持续的降雨,致使山区停电,断网,村民手机没信号,与在外的亲人和本村村干部失去了联系。她和新航集团驻村第一书记李军良同志立即召开村两委及党员会议,制定解决方案。这时,山区只有微弱的联通信号,只有她有一张联通卡派上了用场。大池山村建有一个村民微信群,她就是靠这个群维系着村民与亲属的联系。手机没电了,只好用小轿车来冲电。虽然车里汽油不多,但也只能勉强支撑。这样一来,村民们情绪开始稳定了下来。
灾中抢险、灾后重建刻不容缓
大雨造成的山体滑坡,堵塞了大池山到后头脑的公路。她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以村组干部、退役军人为主的抢险突击队,抢修疏通道路100多米。保证了下游村庄的抗洪抢险道路的畅通。
大雨还造成了原大池山乡政府房后道路的倒塌。徐书记自己垫资找挖掘机清理土石,磊修路岸,预防房屋不被冲垮,确保交通安全。 为兄弟村灾后运输物资提前打通了生命通道。
村委会的房屋年久失修,再加上“7·20”水灾,房顶漏雨、内墙泥皮脱落。徐书记多方求援,房顶建造成彩钢瓦,内墙粉刷了涂料,使村委会面貌焕然一新。由于水灾,位于大池山村龙大线的多处路岸倒塌。特别是原大池山乡财政所房后路岸倒塌长40米、宽3.5米、高5米,徐书记已组织挖掘机和民工进行了抢修,确保了村委会房屋和道路交通安全。
。
肆虐洪水中,一个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座不垮的堡垒;狂风骤雨中,一名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不倒的旗帜。正是徐秀兰这样的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大池山村作为狮豹头乡泥石流最易发生的地区之一,有危情的居民及时转移、无一伤亡!
好不容易恢复了供电,在煎熬中又度过了数日,由于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生命通道打通了。终于可以用三轮车去拉菜了。她不顾连日来的疲惫,毫不犹豫地坐上三轮车去几十里远的马胡同拉菜。
“危难时刻,徐秀兰就是我们的主心骨。只要看到党组织,我们就看到了希望。”这是卫辉市狮豹头乡大池山村群众的共同心声。
刚刚拉菜回来,还穿着湿透的衣服惊魂未定的她和两委干部们看到人手紧张,立刻又投入到为受灾群众分发水和食物的工作中去。“因为我们是党员!”她们自豪而坚毅地说。
二、找水源、打机井,解决大池山村的“穷”根---水
曾经的大池山村,穷山恶水,十年九旱,群众温饱就是问题。祖祖辈辈一直吃的是山上泛着腐味、虫味、枯草味房檐水与窖藏水。村民一家人共用一盆水洗脸,缺水时节不洗脸不洗脚是常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壮年均外出打工,留下的全是年迈体弱的老人和孩子。
大池山村“穷”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水。水,是村民们的命根子。缺水,曾是他们的心中之痛、心头之辱。
为了彻底改变缺水现状,村支部书记徐秀兰经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咨询水利专家和多次的村两委开会研究,决定打井,解决大池山村的“穷”根。为了村民能吃上合格的饮用水,不知她自驾跑了多少路,也不知她几度失眠、更不知她求了多少次人,其中的心酸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打报告、写请示,终于得到了上级的同情和支持,给了政策、给了项目。最终钻井如愿了。
山区打井很难,需要用大量水来冷却钻头,每小时机器需要消耗15m³水,山上本身就缺水,只能用水车拉水,她又多方联系拉水车供打井用水。机井打好了,由于水源地距离村庄约有1.5公里,需要挖沟铺设管道,那是需要钱的,缺钱是最要命的事情,徐书记二话不说,不顾家人意见主动垫资让工程立即开工。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干起活儿来热火朝天,手上磨出好几个大水泡,但她一直坚持着。在她的感召下,村民们也自觉地投入到了挖沟铺设管道的大军中。村民如愿吃上了自来水,她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久违的笑容。
三、家园亮化美化,夜晚村庄亮化
为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在狮豹头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一直在努力,村道两旁种植了大量的元宝枫树苗、连翘树苗、以及八月菊等。今年春季,徐书记又带领村民们在山坡上栽了1750棵树苗。栽树时全靠肩挑,一桶一桶地给树苗浇水。由于管理到位,而今,山坡上所栽的树苗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在春天,连翘花开满村道两旁。在秋天,元宝枫装扮着大池山村,它的果实像一个元宝,可以榨油,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的树叶为红色。漫山遍野的红色元宝枫,把大池山村装扮的非常美丽,吸引城市里的游客来观赏,为大池山村带来新的希望。经过这几年的投入和辛苦工作,大池山村基本实现了道路硬化,改厕洁化,家园亮化美化,夜晚村庄亮化。
四、高度重视、措施得当、执行有力、为民创收
今年全省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战役打响后,乡政府把大池山村作为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示范村,她们大力度超常规开展此项工作,重点对村边道路两旁、村内街巷、村民自家庭院、健身广场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初步提升了大池山村的整体环境面貌,街道干净了,路面变亮了,环境更美了。大池山村在全市环境整治评比中名列第一,这归功于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
大池山村环境的进一步提升,群众特别满意,逐步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环境好了,再加上疫情防控到位,措施得当,执行有力,本村零感染病例。
大池山小米品质好,在当地小有名气,但由于产量不高,市场上认可度低。徐书记带领村民成立了大池山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印制专用包装袋,利用电商平台,对大池山小米进行宣传。其本人还通过亲朋好友宣传、购买,自己每逢回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让家人和她在大街上售卖,为了能为群众多创收她也是拼了。别人说她有失支部书记形象,她只是自嘲回应。同时,她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在新航集团广大员工中,号召大家购买爱心小米。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小米,价格高于市场,质量有保证。这样村民的收入就提高了,合作社也有了一定的盈余,有利于村两委工作的开展。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环境越来越优美了,干群凝聚力更紧了,大池山村正由一个昔日民怨沸腾的乱村,成为稳定团结、乡风文明的进步山村。
她说:“大街上叫卖山小米、举起䦆头挖水路、肩挑水桶浇树……,这一切都不失颜面,真正丢失颜面的是村民们过不上好日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和生活中,徐秀兰从未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她总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人格魅力、超强能力,无私奉献感召着身边的人、谱写着大池山村逐步走向繁荣富强、文明团结……的赞歌。的确,她作为一名普通的村党支部书记、市人大代表就是这样,总是“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