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破解基层组织运转成本高、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差、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水平相对较弱等突出问题,盛湾镇积极探索生态移民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2022年3月31日,市人大代表、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到盛湾镇调研大泰山生态移民试点工作。县委办副主任陈飞、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聂俊毅、盛湾镇党委书记杜轶、镇长陈刚等参与调研。
周大鹏在项目选址点听取了生态移民试点前期准备工作汇报,重点调研了户籍底册、在家常住人员底册、有意愿搬迁人员底册、项目选址依据、项目整体规划、项目资金来源、项目实施步骤等具体情况。随后在泰山庙村党群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周大鹏指出,盛湾镇泰山庙村地处偏远,群众分散居住于山区,发展路径狭窄,业态单一。就现状看,实施大泰山生态移民试点工作具有现实性、必要性。作为全县乡村振兴撤村并居先行地,盛湾镇上下要积极投入到试点探索中来,为全县山区乡镇积累经验,提供参考模板。
周大鹏强调,要高标准打造示范点,将大泰山做出特色,做成样板。一是要坚持科学规划。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前瞻五至十年做整体规划。要采取新旧一体规划模式,在做优做强新区的同时充分考虑老区部分旧房的改造利用。要上推标杆,以盛湾东集镇标准打造示范点。水、电、路、网、垃圾处理、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科教文卫、产业发展、休闲康养等配套设施要统筹规划,高标建设。要坚持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将泰山庙村所有户分批次搬至新区,甚至要辐射到盛泰公路沿线零居的户,让更多群众分享到发展红利。要秉承留白理念,充分留足发展空间。二是要坚持产业优先考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体系,迷迭香产业可以继续坚持发展,继续做大规模。要在新区留下产业园区地块,下一步按照计划引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伴随发展过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文旅产业、服务产业中来。三是要带着四个问题思考项目如何进展。搬迁对象精准分类,各类对象拆旧怎么补、建新怎么贴?搬迁后土地怎么流转、怎么实现小块变大块、怎么利用?有价值的旧房收归集体后怎么利用?产业如何规划?这些问题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严禁拍脑袋决策。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深度参与到发展思考中来。
(文字/图片: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