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五里桥镇北堂社区艳阳高照,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居委会三楼的活动室内,村民围聚在一起,静静悄悄,偶尔传出“这里怎么弄”的求教声音。
原来,村里不少女同志正在一起进行手工花篮的编织。在负责人庞贝贝的示范指导下,群众不大一会儿就掌握了基本方法,三三两两纷纷开始认真动手编织起来。
为了提升村内低收入群众的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在北堂村人大代表刘保国、何明玉通过人大组织的调研,向北堂村提出了建议,北堂村于2021年6月8日成立北堂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组织群众从事手工制品编织、销售及培训活动,安排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大病户、农村留守妇女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合作社主要以纯手工编制篮子和果盘为主,通过现场授教编制方法及要求,学成后由合作社提供原材料居家编制,群众编织好后,合作社进行回收,验收合格,再上架销售,若销售成功,销售收入扣除材料费用,剩余所得均归群众,让村内群众在自己家中就能生产挣钱致富。负责人介绍,如果编织熟练了,一个人每天可以编织花篮2把左右。
合作社定期开展培训预计年培训人数200人,成立至今已培训120人,吸纳妇女就业100余人,现有负责编制培训的技术人员15人,为合作社供货的居家编制人员50人,月生产量500个,月销售量230个。目前,合作社在淘宝、拼多多均开设店铺,以期获得更多订单。
“为稳步提升群众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北堂社区采用居家式手工编制的方式盘活农村留守闲置劳动力,以后将在其他村推广开展,以远近结合、输出与居家结合的形式,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以就业促增收,以就业促发展,以就业助推乡村振兴,这一切也离不开人大代表对脱贫攻坚的重视”镇主抓领导刘欣说。
脱贫户荆桂英一边看一边就在负责人的指导下认真地编织起来,她说:“一定要学会编织果篮这门技术,以后空闲时就进行编织,增加自家的经济收入,让生活更加富裕。”
手工编织进村入户,让群众以及低收入户在自己家中就能就业挣钱致富,填补了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难的难题,对提升群众的经济收入,为巩固脱贫成果奠定了基础。下一步,五里桥镇各级人大代表将以北堂村为经验,在全镇进一步推开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