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水镇以“合力建设新汲水机制”强力推进 城镇化建设工作

2022-05-24     来源:汲水镇人大办
分享: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合力建设新卫辉新机制”会议精神,汲水镇紧紧围绕“五大战略”,按照“功能分区、设施配套、高效管理、经济繁荣”目标,构建“三园三区”发展格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施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一、以新机制工作模式推动发展。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围绕经济运行、灾后重建、项目建设(“三个一批”、全生命周期、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背街小巷整治)、优化营商环境(万人助万企)、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防汛应急)、疫情防控、城市创建、社会治理(信访稳定)、双违控制、征地拆迁、上级交办事项等13+N项重点工作,实行周例会、月点评、季考核,督查全过程跟踪工作制度。二是考核评比排序对各村(社区)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三项常规性工作按季度进行考核;交办性工作,按照交办工作得分=重点工作牵头单位评分×80%+镇督查办公室评分×20%进行核算;绩效考核积分运用,每月考核情况纳入《汲水镇实绩记分管理办法》,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二、以科学规划衔接城区总体规划。一是科学编制镇村规划。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和功能合理分区”要求,重新修编完善镇域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以及下园、八里屯、薛屯3个村庄规划,科学定位镇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定位、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二是合理调整土地总体规划。按照用地集约、居住集中,产业集聚的要求,开展新一轮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组卷上报土地11宗600余亩,为城镇建设提供用地要素保障。三是做好园区专项规划。整合资源打造铁西工业产业园、发挥优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园、依托一附院打造医城融合孵化园。

       三、以新发展定位协调服务城市建设。一是做好协调服务。做好征地拆迁协调服务工作,翡翠如意府等3个地产项目有序推进,太公路西延、自由路等公益项目征地拆迁已于2月底前完工。二是坚持兴业惠民。统筹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在加强城镇化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实施“招商引资”双带动战略,积极开展“集中招商月”活动,走访企业23家,目前与飞之缘、河南赛鹭润滑油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驻马店惠洁管业将于近期到卫进行考察。

        四、以补齐短板优化城市服务功能。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灾后重建,加强水毁道路建设,强化道路网络改造升级,加大城镇辐射区域。投资190余万元完成了沿淀街、卫滨北街和徐庄社区道路及雨污水管网改造;完成卫洲路、劳动路、自由路、太公路西段清表和征地工作;投资800余万元卫吴线道路项目已基本完工,建成通车后,将延伸城区对外连接通道;协调配合好友谊路灾后重建项目,下园、薛屯2个村“户户通”工程正在实施。二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9处及倒伏树木,疏通下园、薛屯2个村排水沟渠,提升防灾减灾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加强老化管网改造。聚焦镇村排涝能力提升,改造老旧破损排水管网,打通“肠梗阻”。投资300余万元改造107国道薛屯至一道桥排水管网;投资600余万元改造沿淀、德南北排水管网体系,即将动工建设。

       五、以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后李良屯城中村改造项目,目前已签订协议181户,签约率达81%,已拆迁121户,兑付安置补偿费85户,160户已选安置房,需再建1.2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做好电机厂及周边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工作专班成立、项目区域边界测绘、改造区域范围、征求群众意见等流程,征收安置补偿方案已报市征迁中心。二是做好因灾房屋修缮。按照不漏“一街一巷、一村一组、一户一房”原则,分类整治,把握重点,严格标准,完成678户城区B、C级房屋修缮加固,拨付补偿金794.08万元,达到“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目标。三是改善镇容镇貌。依托网格化管理,对标整治“六乱”,开展“六清”,坚持属地原则,压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大“双违双控”力度,整合资源,拆除贺生屯和卫北社区违章建筑20宗、濮卫高速红线内厂房1家,整治高铁沿线安全隐患4处、一道桥等黑臭水体3处,取缔城区废品收购点5家,镇容镇貌显著改善。四是持续改善民生。投资100余万元建成贺生屯、石庄、薛屯3个村标准化卫生室,徐庄、八里屯将于近期竣工;投资900余万元建成薛屯养老院,建设路等6个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已完成选址;投资20余万元做好辖区20个无主小区的进准化管理。


审核人:来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