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小河镇“四个坚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22-05-14     来源:小河镇人大主席团
分享:

小河镇实施“四个坚持”,狠下过硬决心、拿出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灾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暨全镇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

一、坚持区域共管,激发内生力量聚合力

(一)实行“横向”划区域共管。全镇62个村均成立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志愿者等开展综合整治大行动。

(二)做好“纵向”划片组齐抓。推行村内区域按主要街道划片设组,由村“两委”干部担任街道组长,党员担任街道内不同片区的小组长,片区内群众实行“门前三包”,共同开展环境治理。

(三)建立定期通报制度。通过村内“大喇叭”、微信群、公示栏等方式,定期通报村内各街道、各片区和各农户分包区域的卫生清洁情况;采取群众之间相互监督、评优奖励、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坚持示范带动,引导党员模范当先锋

(一)加强思想引导。坚持与党史学习教育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相结合,每次学习、例会等集中活动,持续强调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意义和方法,引导树立“我要千好、我能干好”的思想意识。

(二)做好率先垂范。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两委”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分包区域整治提升,争创“五美庭院”,当好“卫生标兵”,引领群众积极参与。

(三)成立专业队伍。组织各村党员、群众代表、志愿者、巾帼服务队等人员,1000口人以下的村,成立10人保洁队,1000口人以上的村,成立15-20人的保洁队,集中整治清理村内大街小巷、坑塘沟渠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迅速恢复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

三、坚持宣传教育,弘扬绿色理念入人心

(一)利用平台宣传推介。用好“大喇叭”“云广播”、微信、抖音等媒介,宣传农村清洁卫生知识,引导群众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二)做好上门宣讲教育。利用全镇入驻的市、县、镇人大代表和410名市、县结对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机会,发放宣传页,宣讲卫生知识,帮助脱贫群众监测对象改善生产生活面貌,提振生活“精气神”。

(三)邀请群众言传身教。邀请“五美庭院”获评群众“现身说法”,现场讲述自己为何提升、如何提升和提升后如何保持的经验,用身边人身边事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四、坚持奖惩并举,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一)建立督导专班。成立镇督查指导专班,纪委书记任组长,纪检监察办、村镇办、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为成员,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持续进村入户明察暗访,严肃问责整改不力,切实压实工作责任。

(二)持续观摩评比。坚持周观摩评比制度,镇主要领导带队,6个管理区各抽取1个后进村观摩,公布名次,为第1名发红旗和奖金,党支部书记作典型发言; 为最后1名发黑旗,党支部书记作表态发言。一周后再进行“回头看”,充分传导压力、激发干劲。

(三)借鉴外地经验。镇主要领导带领各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到伾山街道后毛村、淇滨区岗坡村、淇县黑龙庄村等地观摩学习,学以致用,各村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积极行动,如亮马台村利用民丰沟灾后重建的废弃花砖铺设村内街道,前冯庄村利用群众盖房的废弃砖块按造型铺设树池等,呈现“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乡村特色。

小河镇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全面打响以来,共出动人员5200多人次,调配、租用大型钩机、铲车、垃圾运输车等重型工程机械810辆次,清运垃圾31000多方,清理倒伏树木4500多棵,拆除私拉围挡320处,整修残垣断壁710处,改善了农村灾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现状,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审核人:李贤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