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履职新平台 架起选民连心桥

2022-05-20     来源:城关镇人大联络站
分享:

桐柏县城关镇“4+3+3”模式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

桐柏县城关镇地处县城区,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常住居民12万余人,有选民16964人,建立1个代表联络站、6个代表联络室,驻站县、镇人大代表106名,划设6个代表小组,成立1个代表联络站联合党支部、6个代表联络室党小组。

近年来,城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联合党支部和人大主席团领导下,关注民生,服务大局,取得了初步成效。重点做了“三抓”,即:抓规范,强阵地;抓机制,保运转;抓载体,促履职。

一、抓规范,强阵地。

主要抓好四个规范。一是硬件建设规范。按照“五要九有”标准建设代表联络站。调配临街办公用房5间,投入资金30余万元进行综合改造,办公桌椅、档案柜、电脑、平板电视全部新购,满足代表学习、办公、培训、履职需求。二是服务功能规范。健全代表活动室、主席团会议室、人大档案室、群众接待室等服务功能室,各服务功能室职责、制度全部上墙,实现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文档资料规范。定期对镇主席团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健全县、镇人大代表电子信息档案和履职档案,对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年度考评。四是工作制度规范。修订完善了《人大主席团议事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制度》《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制度》《人大信访接待制度》。结合镇机关党员干部周五“两联两进一亮”下沉服务,固定每周五下午为代表联络站服务活动日,各位代表下沉选区收集社情民意、为选民办实事解难题。固定每月22日为人大代表联络站(室)信访接待日。通过四个规范,联络站已成为代表交流学习的好阵地,履职尽责的好平台,联系选民的好桥梁,听取建议的好场所。

二、抓机制,保运转。

主要是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将每周五为代表下沉服务日,每名代表每月至少帮助选民办一件实事、每年至少向政府提出一条科学建议,每月22日为代表接待日,每季度召开一次代表交流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人代会作为规定动作。做好规定动作同时,各代表小组可结合实际,增加自选动作。如:视察重点项目、民生实事,调研热点议题等。今年先后组织代表视察了茶旅小镇项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针对两个项目征地拆迁难、环境脏乱差问题,代表们建言献策、积极参与,顺利完成回民彝地征迁、安居工程小区百年党建主题广场建设。二是热点议题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代表收集到的热点议题都形成调研报告提交党委政府,党委政府根据情况将其纳入各阶段中心工作推动解决。如:“山水国际、凤凰城楼盘拆迁遗留问题,一直是项目企业、镇、社区一块心病,今年西杨社区第五代表小组结合市县问题楼盘化解年活动,将解决楼盘拆迁安置遗留问题作为调研课题,向镇政府提出了用足用活问题楼盘现有政策解决拆迁安置遗留的一系列建议,镇积极向县政府汇报得到采纳”。目前凤凰城拆迁遗留已解决、山水国际拆迁遗留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室内接待与进家入户走访相结合。代表们在做好接待选民的同时,利用周五下沉服务活动和周日群众活动日活动,走进社区、小区、居民家中听民情访民意,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通报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如:在老旧小区改造、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中,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密切联系选民的优势,进家入户宣传政策、发动群众,赢得广大居民大力支持、积极参与,42个老旧小区顺利完成,形成守望相助、联防联控抗疫防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

三、抓载体,促履职。

主要是开展好三个三活动。 三“说”民意。一是代表听选民说。利用代表接待日、下沉服务日,听建议、访民情。今年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络室共接待选民群众31人次,现场解决问题36件,未及时解决的形成人大议案建议14条。如:今年县人代会上代表们提出“对城区单位集体闲置危房进行分类处置的”建议,被县政府列为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二是选民听代表说。利用每周群众活动日,向居民群众宣传最新政策、法律法规,通报民生实事落实情况。县、镇人大代表换届以来,各代表小组共开展宣传活动260余人次。当前,代表正在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自建房排查政策,通报老旧小区改造、小巷硬化亮化美化工程、镇卫生院改造等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三是党委政府听代表说。每季度召开一次代表交流会,针对社会热议的焦点、难点问题和选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充分征求代表建议,使党委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如:西杨社区棚改项目,因拆迁补偿标准低问题进展迟缓,在代表交流座谈会上,代表们提出“应结合市场行情适当提高补偿标准建议”,镇党委政府积极向县政府汇报被采纳,现该项目顺利推进。通过三“说”,架起了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的连心桥。“议”政情。一是议报告如何落实。在县、镇人代会上组织代表认真审议县“一府两院”报告和镇政府、民政、财税工作报告。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对县、镇人大、政府报告进行学习讨论交流,就如何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广泛听取代表建议。二是议民生实事如何确定。将代表的建议和征集到的民生实事提交镇人代会进行讨论票决。今年根据居民及社会各界意愿将5项民生实事项目提交镇人代会表决,5条背街小巷硬化亮化美化、42个老旧小区改造、镇卫生院改造搬迁、启动东环社区棚户区改造(一期)项目被票决为镇政府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目前4个民生实事项目成立专班力量,按计划稳步推进。三是议单位工作落实情况。通过每年度2次人代会,对承办民生实事工作及代表建议的部门进行评议,有效推动民生实事落实。今年以来,先后对镇民政、城建部门进行了评议,被评议单位针对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整改落实,取得效果显著。如:在孤寡老人、特困家庭救助,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安置户回迁问题等方面力量不断加强,在百姓中有较大反响,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推动了工作的开展。通过三“议”,人大代表为党委政府出主意想办法,共同推动工作落实。“办”民事。一是大事督办。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民生实事,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现场监督实施、充分征集民意,助推政府民生大事能够快速落实。二是难事催办。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到现场指导调研。对承担县、镇政府重点民生工作、人大代表建议回复工作的口办和单位,镇人大按照时间节点采取电话催办或下发催办书的方式对相关单位予以提醒,确保重点工作、事项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是急事交办。代表走访群众时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或党委政府递交上级部门落实。如: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城区文化路、乐神路、铜山街、淮安街主干道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问题,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形成视察调研报告,通过县人大转交县住建部门办理。目前这几条主干道全部得到维修,城区道路焕然一新,居民对政府赞不绝口。通过三“办”,将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人大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更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是我镇在规范提升人大代表工作、促进代表依法履职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个别代表履职不够积极,意见建议办理质量不高,代表履职考评机制不够完善。下一步工作中,城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将在规范设施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丰富活动载体方面持续探索创新,为代表学习交流、依法履职搭建更好的平台,使人大在关注改善民生、服务社会发展中做出积极更大贡献。

审核人:王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