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天气逐渐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日趋活跃,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发病逐渐增多。适逢“五一”假期,民众外出旅游、踏青赏花、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等各项活动增多,人员流动频繁,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峪河镇人大主席团在此提醒广大居民本月注意防范新冠肺炎、手足口病、布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重点提示
一、新冠肺炎
4月份,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整体疫情呈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发水平。截至4月29日24时,全球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5.0亿。国内疫情继续呈现点多面广态势,规模化与散在聚集性疫情并存,多个省份呈现出多点、多源、多链的复杂局面。随着“五一”假期的来临,我国将持续面临较大的外防输入压力,同时本土疫情的发生风险仍然较高。广大居民在外出踏青旅游时要保持警惕,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1.积极接种疫苗。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抓紧完成全程接种,对于已完成全程接种且满6个月的市民,请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2.注意个人防护。居民日常出行,应坚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保持社交距离。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休息,注重营养,增强体质。
3.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戴上口罩及时前往附近具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主动向医生报告发病情况及旅行史、接触史,便于诊断治疗。
4.合理安排出行,积极主动报备。民众要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行及出差。确需前往的,请务必提前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并做好个人防护;有国内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与已公布的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交集的人员返豫后,应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和工作单位报备相关情况,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我省每年一般在13-15周疫情开始上升,4-6月为发病高峰。
三、布病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布鲁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羊在国内为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牛和猪。在国内牧民接羔为主要传染途径,兽医为病畜接生也极易感染。此外,剥牛羊皮、剪打羊毛、挤乳、切病毒肉、屠宰病畜、儿童玩羊等均可受染,病菌从接触处的破损皮肤进入人体。
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青壮年男性由于职业关系,其发病率高于女性。国内以牧区牧民的感染率最高,多发生于春未夏初或夏秋之间,乃与羊的产羔季节有关。我省本地牲畜及其产品满足不了日常需求,从外省(区)调入已成常态,且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布病重点流行区。
2.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任何动物,特别是来历不明动物。
3.不吃未烧熟煮透的肉、蛋、奶等动物产品。选择新鲜、安全的动物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