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产量的最关键时期后期管理

2022-05-05     来源:逊母口镇联络站
分享:

      image.png

      今天是5月1号,目前小麦扬花授粉结束,进入小麦灌浆期,五月份是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多灾多难的月份,正常年份在5月份小麦要度过五个关口①病虫害发生关,②干热风,③脱肥早衰,④干旱,⑤倒伏。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第二遍药有的没有打上,有的打得晚,小麦长势参差不齐。

      在小麦收获前的最后一个月里,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最关键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干热风,倒伏发生关键时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小麦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小麦蚜虫,小麦蚜虫为害的最适宜温度为24一28℃,施氮肥过多,田间郁蔽的地块更适宜蚜虫的发生。小麦蚜虫今年会偏重发生,可用吡虫啉,噻虫螓,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农药防治。

         2,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型病害,田间湿度大,施氮肥过多造成叶片肥大,田间通风透光差,郁蔽严重的麦田发生重,现在部分麦田已经发病,应引起重视。可用戊唑醇,已唑醇农药防治。

        3,小麦锈病,小麦锈病是一种暴发性气流性病害,也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果条件合适,传播速度极快,近几年在小麦田均没有发生,但今年有部分地块条锈病已经出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发现一点也需防治一片,可以氟环唑,己唑醇等农药防治。

         4,小麦叶枯病,现在麦田小麦黄叶分三种:一种是生理性黄叶,在小麦生长后期,属于正常现象。另一种就是小麦叶枯病,可用戊唑醇,己唑醇农药防治。还有一种是脱肥引起的,可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营养,缓解症状。

        5,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扬花期遇雨易发病,如果扬花期温度偏低,发病也不会太重,今年预防赤霉病的时期己过,发生轻重,听天由命。

         6,小麦干热风,小麦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20号以后,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气温达到30℃以上,风力大于3级,如果时间再持续3天以上,则小麦会因水分过度蒸发,短期内脱水,干枯,死亡,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预防措施:A,浇水。B,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等。

        7,小麦倒伏,今年小麦群体比往年大,株高比往年高,根部病害比往年重,今年小麦的倒伏风险也比往年大,但预防倒伏的措施(如,减少播种量,少施氮肥,重施磷钾肥,预防根系病害,喷施抗倒剂等)只有等到明年实施了。

        根据小麦生长现状,特提出以下意见:

       1,务必清醒地认识到,现在的小麦只是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但丰收还不成定局,还有很多变数,千万不要像去年一样,去年小麦产量低,主要是受后期干热危害,使小麦千粒重下降严重,减产幅度很大。

       2,务必在扬花结束后(5月1号一5月10号)再喷施一遍由杀虫剂(吡虫啉,噻虫螓)十杀菌剂(戊唑醇,已唑醇,氟环唑)十叶面肥(尿素,磷钾二氢钾,氨基酸肥料)十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组合而成的套餐。并且这几种成分应足量使用。达到一喷多防,既增强防治效果,又减轻人力物力负担。

        3,务必意识到,在喷施农药时要多喷水,争取喷匀喷透。力争一次施药,达到理想的效果。

         4,小麦叶枯病,现在麦田小麦黄叶分三种:一种是生理性黄叶,在小麦生长后期,属于正常现象。另一种就是小麦叶枯病,可用戊唑醇,己唑醇农药防治。还有一种是脱肥引起的,可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补充营养,缓解症状。

        5,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扬花期遇雨易发病,如果扬花期温度偏低,发病也不会太重,今年预防赤霉病的时期己过,发生轻重,听天由命。

         6,小麦干热风,小麦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20号以后,如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气温达到30℃以上,风力大于3级,如果时间再持续3天以上,则小麦会因水分过度蒸发,短期内脱水,干枯,死亡,对小麦产量影响极大,预防措施:A,浇水。B,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溶液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等。

        7,小麦倒伏,今年小麦群体比往年大,株高比往年高,根部病害比往年重,今年小麦的倒伏风险也比往年大,但预防倒伏的措施(如,减少播种量,少施氮肥,重施磷钾肥,预防根系病害,喷施抗倒剂等)只有等到明年实施了。

        

   

      

 

        逊母口农技区域站


                  2022.05.01


审核人: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