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岩,男,汉族,1972年9月生,大专学历。鲁山县城关镇人,现任河南东佳实业集团董事长、鲁山县十五届人大代表。
一、坚毅笃定,艰苦创业,做新时代的开拓者。
王红岩同志1989年高中毕业后到鲁山县地方国营靳家门煤矿当矿工;1993年任机电队副队长,1997年企业破产下岗;2002年自主创业开设一家小规模的酒店;2009年创立鲁山县皇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1年筹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风情园;2012年成立河南东佳实业集团,任董事长。东佳公司是一家以投资地产能源、农林开发、园林建设、旅游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开发投资累计达到1.5亿元。
在艰苦创业的道路上,王红岩同志不怕困难,不畏曲折,潜心立志,玉汝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012年当选为鲁山县十四届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委员,被评为鲁山县第二届十大道德模范,被授予“公益慈善事业先进个人”,被评为光彩助学模范;2013年被评选为鲁山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副主席,2013年7月被选为鲁山县工商联合会常委;2014年被推选为河南省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商会副会长;2017年当选为鲁山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王红岩同志胸怀民生、情系家乡,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实事、办好事、谋大事,是一个从矿道里走上来的民营企业家,是黄土地里成长起来的有格局、有担当的优秀儒商。
二、依法履职、担当有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作为鲁山县历届人大代表,王红岩不忘使命、尽心尽力履行代表职责。坚持立足自身企业,开展调查研究,站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高度,为党委政府发展大计积极建言献策。在历届大会期间,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各种平台提出合理化建议,表现了很高的参政议政能力和为民代言的强烈责任感,并以实际行动推动谋划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1年,在鲁山县城东风景秀丽的大浪河西岸投资6800万元,建成了一个占地200多亩,以园林景观、旅游开发、民俗发掘、文化传播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园林区。为创建全国园林县城和文明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为市民提供了高品位的休闲娱乐场所。
2015年,率先提出“挖掘鲁山民俗文化,建设牛郎织女爱情圣地”的理念,多次与省内外文化界专家座谈,自己投资150万元与专业设计院合作,设计了“牛郎织女文化产业园”的规划图纸,推动“一河两路”和城市建设“东扩”战略,方案先后被县人大、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采纳并进行了县域规划调整,推动了我县招商引资和城区东部开发。
2018年,花瓷小镇项目在东城区落地并开工建设。在不遗余力支持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2019年,王红岩舍弃小我,服务大局,将最具价值的公园北区临人民路区域50亩土地贡献给我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上海世邦集团建设民俗酒店,为推动高端装备项目在鲁山落地生根做出了贡献。
2021年,为继续支持我县城市建设,改善城市东部门户形象,配套周边群众需要,积极引资,升级筹建高标准的牛郎织女爱情文化风情园。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017年至今,公司利用园区的自然优势,配套完善道路、水系、植被,每年投资100余万元举办灯光节、风车樱花节、庆国庆助扶贫文艺汇演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推了全县精神文明建设。
三、怀揣爱心,扶贫助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王红岩同志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以不求回报、投身公益的形式和低调谦虚的态度积极回馈社会。十年如一日携家人到露峰敬老院与孤寡老人共度中秋和除夕,为敬老院捐款捐物等价值35万元。赞助多名特困高中生和贫困大学生。独臂大学生沈红秋家庭困难,他及时送去现金5000元,并按月寄去生活费。县一高学生李鹏举家庭贫困,学习优异,王红岩热情鼓励他发奋图强,早日成才,并每年补助他在校生活费。王红岩还为盆郭村十余名贫困户、老党员送去了电风扇,为学校的200余名孩子送去了清凉油、凉冲剂、藿香正气水、矿泉水等。在2020年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捐款5万元,捐助口罩、消毒酒精等杭疫物资10多万元。多年来,王红岩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所花的钱物折合人民币100余万元。
王红岩同志作为县人大代表,深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因此,在长期的耕耘中,始终做到维护中心,服务大局,站在振兴经济的最前沿,开拓进取,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始终关注民生,始终履职尽责,反映人民的意愿,为群众鼓与呼。正因为他始终守正创新,诚信经营,胸怀宽广,情系民生,所以在省内外企业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县内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并获得了无数荣誉称号,先进事迹多次在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视台、鲁山电视台、鲁山简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尽管如此,王红岩同志仍初心不改,常怀敬畏之心,常系为民之情,下决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不辱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为鲁山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竭才尽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