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种植生产消费事关重大,全国人大代表邵长金建议“保证国产棉产量及供给”

2022-03-11     来源:人大办
分享:


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国家战略物资,新疆是全国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2021年新疆棉花总产量512.9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近九成。

如今,新疆棉能否稳定生产不仅影响当地农业的发展利益,同时也关系着我国棉纺织产业链安全及相关产品国际竞争优势。如何助力新疆棉推广和保障棉花安全供应也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心的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建议适度恢复内地棉花产业

纺织工业在繁荣市场、出口创汇、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2019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600万吨,约占全球的50%;化学纤维和棉花是纺织工业最主要的两大原料,其中化学纤维占84.6%,棉花占13.4%,高品质原料的稳定供应是纺织行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

棉花产业在新疆集中度过高存在产业安全隐患。由于新疆的气候适合棉花种植,同时随着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在新疆的实施极大地保障了新疆棉农收益,同期内地的棉花扶持政策相对薄弱,导致我国棉花产业在新疆的集中度逐步提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度我国棉花产量为591万吨,其中新疆产量为516万吨,占全国的87.3%。自2019年开始,美国利用涉疆法案限制我国使用新疆棉、在新疆生产的相关纺织企业产品出口,以削弱我国纺织业在国际供应链中的作用和竞争优势。即使没有“涉疆问题”的影响,极端天气、交通运输压力、政策的倾斜等也可能影响到纺织原料保障。我国棉花种植产业在新疆高度集中,容易形成农产品和基础工业品对单一地区的过渡依赖,不利于我国整体纺织产业安全,也不利于我国棉花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为了加强纺织产业原料保障,维护产业安全稳定,邵长金建议:适度恢复内地棉花产业,保障棉花安全供应。在我国棉花种植生产历程中,以内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地区一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内地政策力度不及新疆,同时在市场化作用下,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更便于管理,经济效益更高,内地棉花种植逐渐萎缩。从土壤、气候条件来看,长江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适合棉花种植,建议国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如增加植棉补贴等方式鼓励适度恢复内地棉花主产区种植面积,分散产业过度集中带来的风险,保障产业安全。


审核人:任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