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县十五届人大代表、盛湾镇党委书记在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扛牢疫情防控职责,冲锋在前,率先垂范,抗疫不忘谋划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优良形象。
全面动员快部署,构牢防疫安全线
新冠病毒性肺炎疫情发生后,贾杰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积极响应县人大常委会发出的倡议和号召,当先锋做表率,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盛湾镇是淅川县为数不多的与湖北接壤的几个乡镇之一,下辖49个行政村(社区)4.8万人,因地处偏远,经济发展不平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镇人民群众的安全是他思考最多的事。疫情发生后,他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盛湾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并亲自担任指挥长,牵头制定制定应急预案,将全镇划分7个片区,由分管副职协调指挥;其他班子成员分包服务区;服务区书记、主任、镇干部职工分包到村、到户;村干部、村医具体分包到户,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网格化工作格局。为落实防控措施,他结合盛湾镇地理特点,在与其他乡镇和靠近湖北接壤处设立镇级检查站3个、村级检查站54个,指挥打响了该镇疫情防控阻击战。
细致排查无遗漏,织密疫情防控网
在战疫过程中,为尽快完成排查任务,他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村社区三级干部人员放弃春节休息,发放统一印制的《致武汉返淅老乡、武汉来淅同胞的一封公开信》、《致全县人民的一封公开信》6000余份,在重要部位悬挂宣传标语200余副,出动宣传车辆200台次。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沟通、微信联系等多种方式,夜以继日地开展湖北境内返乡人员地毯式排查工作,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排查不漏人的疫情防控网络。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镇累计排查5000余人次,对排查出的人员全部采取居家隔离14天措施,并按照党员干部“五帮一”网格化管控的要求,落实责任,实现返乡人员管理“零失控”。他加强疫情防控动态管理,设立盛湾镇疫情防控指挥微信联络群,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人员排查万无一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基础。
全程督导不松劲,多措并举严落实
为了确保防控工作不松劲,他采取全程督导检查的办法,严格落实各项措施。他亲自带队督导各村开展工作,亲自调度指挥相关工作有序开展,破解工作中遇到的突发性问题。他坚持每天听取各组工作汇报,掌握工作动态,主动与镇派出所、卫生院、市场监管所等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物资保障,累计争取协调5万只口罩全部优先配发村社区一线人员使用,协调购入消毒酒精800公斤,为集中开展卫生消杀工作奠定物资基础。2月21日,辖区内某村村民王某自湖北翻山步行回村,他接到报告后,迅速赶往现场,了解村内实情,迅速摸清密切接触者名单,连夜拿出预案,采取果断措施集中隔离、对相关环境和地点消杀防疫,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防疫生产两不误,谋划发展开好局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贾杰时刻不忘脱贫攻坚工作。他结合盛湾实际,优化镇村两级防疫值班卡点,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谋划好镇域经济发展。他亲自主持召开产业发展谋划会议,成立蜜蜂、辣椒、乌骨鸡、丹参、香菇、迷迭香、白玉蜗牛、林果业等8个产业专班,由班子成员任组长,并抽调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政策熟悉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各产业专班。他认真研究产业发展形势,制定发展方案,澄清发展底子,建立工作台账。为落实好产业规划,他邀请县农林业技术人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技术培训,现场开展小麦病虫害预防、辣椒育苗,软籽石榴、核桃和杏李修枝嫁接等技术指导。目前,该镇有组织地帮助返乡人员外出务工,开具健康证明2100人次;协调盛湾至南阳、郑州、广东客运班车20多个班次;支持盛源制衣、盛源养殖、藤编车间有序开工生产;开挖丹参10吨、辣椒育苗20亩、修剪嫁接果木5万余株,发展食用菌40万袋、繁育白玉蜗牛100万只。
(文字/图片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