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选举的组织保障

2022-02-21     来源:解放路街道
分享:

    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涉及面广,法律性、政策性强,要求高,离不开设区的市级以上人大常委会对本级人大代表选举的主持、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选举的指导、县级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的领导这一组织保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做好换届选举的有关组织工作,这也是为了发挥人大常委会在联系人大代表、熟悉人大代表方面的优势,加强在人大代表选举和开好人代会中的作用。以往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工作,贯彻的都是“党委领导、人大主办、各方配合”的方针,还要继续坚持这个方针。

     1、搞好培训和宣传工作。换届选举是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生动的民主实践,要加强换届选举的宣传教育。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是做好换届选举工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法律。人大常委会要提前调查研究,制定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培训熟悉法律和选举工作程序的骨干队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有关资料等多种方式,对有关工作人员和广大选民或者代表进行培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换届选举的认识,让他们掌握与选举有关的基本法律知识,了解有关选举的法律程序。要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包括利用互联网、书刊、音像制品以及课堂、会议等多种渠道与形式,加大换届选举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选民或者代表参选的积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投入到换届选举中来。

 

    2、搞好有关工作的具体组织。各级人大常委会要及时通过换届选举问题或者时间的决定,召开有关工作会议。要重视选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临时办事机构的建立,主持好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常委会要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人大常委会要领导选举委员会的工作,发挥好县级、乡级选举委员会的作用。人大常委会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具体、直接、有效的指导或者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及时交流和沟通选举工作情况,妥善安排选举工作进度,及时研究处理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这方面,既要解决好宏观上的、根本性的问题,又要解决好技术性、操作性的问题,做到通盘考虑、统筹部署。要注意掌握换届选举工作各个环节的节奏,加强检查督促。选举工作千头万绪,但哪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工作的被动和不可挽回的影响。

     3、各方配合,加强沟通与配合。人大换届选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民主权利和加强政权建设,因而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选举各个阶段工作的健康进行。人大常委会要在党的领导下,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程序,妥善地处理人大代表选举中的各种问题。要注意搞好与有关部门、有关方面在工作上的配合和协调,特别要注意做好与党委组织部门的主动沟通和联系。

     选举委员会在选举工作中,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大常委会的指导或者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的选举制度;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做好广泛的宣传发动工作,切实保障选举人的平等选举权,充分尊重选举人的各项选举权利,包括提名权、知情权、酝酿权、投票权等;注意严格依法办事,按时进行换届选举,认真贯彻差额选举原则,严格遵守各项选举程序。选举委员会要注意人大代表选举的四个阶段,即建机构定方案培训宣传、分配代表名额和选区划分选民登记、投票选举、召开新一届代表大会的工作及其衔接;注意三个法定时间,即选举日前20日公布选民名单、15日前公布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7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注意投票站选举、大会选举和流动票箱这三种投票方式的正确使用等。

 

    还要注意做好人大换届选举的统计工作,因为这是了解、掌握选举情况的必要方法,是总结、改进选举工作的必要手段,体现着选举工作的进程和结果。选举统计要体现选民或者代表参选的真实情况,体现选出的代表的真实情况,符合选举工作的实际和统计工作规律的要求,为代表依法开展会议期间的工作和闭会期间的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审核人:张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