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凤娥:把初心使命写在行动上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国,面对严峻的防控形势,太康县人大代表、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韩凤娥巾帼不让须眉,带领乡党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以听号令听指挥的思想站位、打硬仗攻难关的坚定决心、封得住封得严的周密部署,着力落实“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阻击战,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靠前指挥,当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员”。春节前夕,韩凤娥就始终密切关注武汉疫情动态,节前就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传达疫情动态,发出预先号令,明确要求全体工作人员24小时开机,禁止外出旅游访友,时时待命,做到召之即来。在县委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后,她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针对全乡人员流动广、群众防护观念滞后等实际,详细制定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周密部署,织牢疫情防控工作“排查网”。为了把疫情阻断在五里口乡之外,她一开始就要求采取最强措施,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临一线指导全乡疫情防控人员摸排和卡点设置工作,把全乡23个行政村78个网格,组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开展务工返乡人员“大走访、大排查”活动。设立23个卡点,700多人参与卡点值班,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逐车逐人登记、排查、消毒、测温。同时,她对各村干部坚持每天摸排、电话随访上报新增人员十分关注,有时根据情况进一步核实,确保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摸清全乡所有外出务工人员底数,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及措施有的放矢。对排查出的湖北(武汉)返乡人员落实24小时追踪制度,严格居家隔离14天,安排医护人员跟踪随访,每天测量体温。实行以排查返乡人员为重点的防控工作信息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各种相关信息数据,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提供依据保障。
群防群控,筑牢疫情防控工作“防火墙”。作为乡党委书记,韩凤娥同志经常深入到一线指挥,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多种宣传形式作用,使疫情防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乡共悬挂宣传条幅500余幅,发放和张贴了《致武汉返乡人员的一封信》500份、《乡党委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倡议书》10000份;同时通过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把疫情防控工作指示、措施宣传出去;疫情防控工作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口罩、消毒液、体温测量仪等防控物资的不足,为缓解防护物资紧缺现状,她多渠道多方位筹措急缺药用物资和疫情防控物资,广泛发动外出乡贤、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支持防控物资采购和捐赠,为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想方设法,织密疫情防控工作“消杀网”。“消杀工作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要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有效的消杀手段,把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让人民群众吃下定心丸。”她不止一次对乡村两级干部说。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她的协调下,先后组织无人机、人工喷雾等,每天定时对村庄、超市等公共场所实施消毒。
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韩凤娥巾帼不让须眉,以敢打敢拼、敢于担当的勇气冲在“战疫”一线,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抗疫”,打了一场漂亮的阻击战,为五里口乡百姓疫情防护做出了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表率。
像韩凤娥这样担当尽责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还有很多,她们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排头兵,是疫情防控的桥头堡,真正把初心写在行动中,把使命落在岗位上,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让群众愈加坚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