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券桥镇:回乡创业报桑梓 带领老乡奔小康

2021-10-25     来源:券桥镇人大
分享:

10月23日,在方城县券桥镇中宝冬桃基地,村民们摘桃的摘桃、装箱的装箱,享受特色产业带来的就业福利。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该镇人大代表、回乡创业青年李中宝,舍弃在外事业,毅然回乡创业,建成冬桃林果基地,带领乡邻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1635144843(1).png

眼下,正是冬桃成熟的时节,走进方城县券桥镇券新村“中宝冬桃基地”,只见农用车、大挂车穿梭不停,数十名村民忙着采摘、挑选装箱、过称装车。券桥镇人大代表、基地负责人李中宝介绍说:“成车拉走4元一斤,这车都是拉北京、上海一线城市的各大超市了。从今天开始,这一周绝对走10万多斤。大概算一下,今年能够采摘20万斤,大概就是80万块钱,盈利30多万块。”

方城县券桥镇高庄村80后青年李中宝三年前回乡创业,通过考察市场,他看准了特色农业发展的前景,看中了券桥镇券新村“一脚踹出油”的土质、紧邻镇区和G234国道优越的地理位置,在券桥镇人大主席团的支持下,流转土地近百亩,发展冬桃种植。发展林果最怕的就是销路打不开,在种桃树之初,李中宝通过多次考察学习,和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各大超市签订了销售订单。超市提供包装、上门拉货,果园按照要求统一筛选,统一包装。

1635145001(1).png

基地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尤其是脱贫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顾家、增收三不误。工人王凤阁说“一开始俺都搁这儿干活,除草、上化肥、剪枝,干几年了。俺是天工,一天七八十块钱。附近出不去远门的,都到这儿干活了。”脱贫户王专委说:“俺家孩子多,出不去,有了这个林果基地,孩子上学我能打短工,最忙的时候月收入两三千块,闲月除草、管理也不少挣钱,现在虽然脱了贫,俺还得好好干,供给孩子上大学成才那才有出息”。

订单农业使李中宝的林果基地与市场建立了稳定的产销对接关系,极大地缓解了“果贱伤农”的矛盾,也增强了李中宝规模种植的信心。他说,一家富不算富,共同富才是小康路。他要把特色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让家乡的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让更多村民受益,让共同富裕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李中宝说:“按照今年这个市场行情,到明年的挂果率计算的话,明年这么多地最起码能见100万块钱,不发愁销路问题。种桃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下一步带领附近的村民共同来发展这个产业,共同致富奔小康”。


审核人:刘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