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黄镇“7·21极端特大暴雨”灾后重建恢复调研报告: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中

2021-09-22     来源:人大办
分享:

耿黄镇“7·21极端特大暴雨”灾后重建恢复调研报告

            --耿黄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九月份接待代表

一、耿黄镇基本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

耿黄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市中心北部,北依太行山余脉凤凰山,南望新乡市母亲河——卫河,与共产主义渠相傍,全镇总面积29.66平方公里,地势由西北、北部至东南倾斜,镇域交通便利,荷宝高速、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南水北调工程和107国道近境而行。下辖耿庄、尚介、杨九屯、何屯、大黄屯、小黄屯、东鲁堡、西鲁堡、南鲁堡、东张门、西张门、南张门12个行政村及绿茵河畔、凤铭、益民3个社区,总人口约4万。

二、受灾过程

7 月 17 日至 22 日,新乡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达 907mm,这也是新乡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极端降水过程。7月21日,共产主义渠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发生漫堤现象;北部山区大量山洪雨水流向城区,城区主要道路、民房被水围困。7月22日:杨九屯村、南鲁堡村受共产主义渠洪水漫堤影响发生严重内涝,南部水深达2米;绿茵河畔社区、耿庄村受北部山洪影响出现严重内涝,东部水深达3米;西张门、南张门受辉县山区山洪影响,村内水流湍急,低洼地区出现严重内涝;大黄屯、鲁堡等多个铁路地下道口被洪水淹没,道北、道南交通彻底瘫痪。全镇12个村、3个社区,3万余群众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三、受灾情况

经统计,本次洪涝灾害中全镇受灾群众29300人,紧急避险转移14810人,紧急转移安置12696人。全镇直接经济损失205982.14万元,其中房屋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87300万元,农林牧业损失13434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50814.07万元,基础设施损失53000万元,公共服务损失1434.08万元。

(一)农业、林业受灾情况

全镇农作物(粮食)受灾面积 369.8公顷,成灾面积369.8公顷,绝收280.3公顷。全镇林地受灾438.3公顷。

(二)养殖业受灾情况

通过对全镇畜禽养殖户走访调查,全镇在洪水溺死牲畜40651只,其中牛406只,猪2983只,鹿120只,羊1156只,家禽28986只,兔7000只。

(三)企业受灾情况

全镇限上10家企业、限下70余家企业设备、原材料、货物、基础设施均因水灾损失,损失达50814.07万元。

(四)房屋受灾情况

全镇倒塌农房8户,建筑面积约475㎡;严重损坏农房59户,建筑面积约4985㎡;一般损坏农房24户,建筑面积约1190㎡。

全镇农房(含社区一楼)进水7299户,地下室进水2840户。

(五)交通设施受灾情况

李大线(南鲁堡、西鲁堡段)、辉鲁线(西鲁堡、南张门、西张门段)、愚南线(东鲁堡、东张门段)、北陈路(南张门段)、鲁堡中心街、张门中心街以及三张门、三鲁堡农田生产道路均遭洪水冲刷受到不同程度损害,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破损,累计受损道路长度33.892公里。

四、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中。

   面对汛情全镇广大领导干部和群众奋战在防汛抢险一线他们不惧险情,冲锋在前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中,全力排查辖区安全隐患。一方面全面排查村内重点区域、低洼处积水、沟渠以及水淹田等隐患排查及处理,疏通大小沟渠,畅通泄洪河道,组织人员装沙袋封堵村口;一方面全面排查村内住房安全,连夜对村内房屋安全隐患进行逐户排查,重点查看房屋漏水、用电安全等情况,提醒住户在汛期要提高警惕。

“7.21洪灾”后,各级人大代表奋战在救灾一线,千方百计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一是利用大型铲车、船只等运输工具,积极救援被困人员、转移受灾群众全镇未发生一起因洪灾引进的生命事故;二是安置受灾群众、装卸救援物资,全镇共设置集中安置点3个,耿庄设置了三个集中就餐点,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耿庄村党委困难斗

五、灾后重建及后续谋划

针对灾后重建,九月份接待代表成员提出,要重建更要提升,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原貌,更重要的是全方位提升式重建。利用这次灾后重建,实现四个提升:

(一)村庄提升

一是对尚介二道堤、北堤河护林堤进行加固修缮,筑牢防洪堤坝;二是积极疏浚鲁堡排、铁道排,清理河道沉积淤泥、垃圾,保证排水通畅;三是科学谋划,开辟新修行洪通道,缓解现有行洪通道压力,实现洪水分流,洪水对排,减小村庄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础提升

一是抓紧对辉鲁线、李大线、北陈线等多条影响群众出行的公路进行灾后修补修缮,对三张门、三鲁堡地农业生产道路进行重修重建,尽快恢复正常交通秩序,保障群众生产生活正常出行;二是加强镇域水利设施项目建设,要尽快对损毁二道堤、南鲁堡—西鲁堡围村堤进行修复修缮,对鲁堡排、铁道排进行疏浚清淤,维护好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田排涝效率。

(三)老城提升

一是积极谋划绿茵河畔社区地下污雨水管网维修清淤疏通项目。二是加快推进耿庄、杨九屯、何屯、尚介城区村庄改造项目,提升城区水平,使城中村村级管理模式得到根本改变,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四)工业提升方面

        借助“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辖区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涝灾和人工短缺等问题,助力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复工复产。结合《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2021年第一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项目清单》,引导企业审报新项目,提高企业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落实省市出台的助企长效机制与惠企政策。


审核人:任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