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瑜,男,唐河县人,1977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历任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副镇长、王村乡党委副书记、王村乡乡长,现任卧龙区人大代表、梅溪街道党工委书记。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若瑜代表以敏锐洞察力和强烈政治担当,带领班子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攻坚克难,创新实施严格管控与精准服务互补衔接举措,走出一条使两难变双赢的新路子,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把握形势,超前谋划,在率先攻坚中彰显担当尽责
梅溪街道地处中心城区,下辖7个社区,共138个楼院、7个居民点,其中63个无主管楼院,地理位置特殊。疫情突来,张若瑜第一时间贯彻区委指挥部决策部署,以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分析疫情严重复杂形势和定位梅溪街道辖区特征,坚持下先手棋、打主仗,把贯彻落实习省委“做实做细”指示精神具体化,迅速组织召开街道班子会、党员大会和动员誓师大会;提前组织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资储备,研究疫情防控期间生活保障措施,发动党员干部成立先锋突击队,组织班子成员包疫情风险点、机关干部包社区、社区干部包楼院、网格员包住户,澄底摸排;主动与辖区楼院主管部门对接,共同分析研判形势,制定防控措施,并首个在辖区发出了征招志愿者的号召,在全区率先发起防疫阻击战。为打赢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区领导对该同志做了“政治敏锐、善于思考、勇于担当”的高度评价。
分类施策,多法并举,在亲历亲为中创新破解困局
在疫情严峻、辖区特殊、街道、社区人员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张若瑜同志带领班子反复调研,深入研究,针对辖区无主管楼院量大点多、楼院管理多元的特点,创新实施聚焦难点、分类施策,疏堵结合的防疫战略,把辖区楼院按“物业管理型”、“单位自管型”、“无主管型”和开放区域型分门别类,分类施策。对“物业管理楼院”,明确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消毒、检测、宣传、管控等目标措施,组织班子成员采取分片包干、点对点进行巡视检查、指导和工作协调,包干班子成员与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责任挂钩、物业补贴、奖惩共担。对单位自管楼院,主动与主管单位对接,明确责任主体,组织社区干部加强协助,担任指导员、监督员和信息员,督促问题整改,协调解决疑难。对无主管单位楼院全线接管,发动分包单位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三定”责任制,构建了一名社区干部带队、三名党员配合、一名志愿者支援的疫情管控组织体系。对开放区域楼院,第一个采取物理隔离的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布局,封堵多个出口,把开放区域组合成一个临时小区,发挥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对辖区居民家庭人员信息排查摸底登记造册,排查出的9844户、23894人统一实行了一区一卷、一楼一本、一户一表、一家一证的管控方法,使辖区居民的基本情况、出入情况时时在掌控、在监管,为全区开放小区管控趟出一条成功之路。张若瑜坚守防疫情一线,每天早上召开战地会议,无论多晚坚持每天对整体辖区所有楼院、防控卡点、超市巡查一遍,发现问题,就地研究,立即整改。
教育先导,疏堵结合,在紧紧依靠群众中推动群防群治
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历来是我党制胜的法宝。张若瑜同志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注重疏堵结合,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启发引导和心理干预。组织街道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疫情通报、防疫知识等内容为重点,采取卡点发放宣传彩页、小区张贴宣传公告,手机、微信、微博推送宣传信息、在小区内选设制高点开设宣传喇叭广播、街面出动宣传车等多重形式进行法治和防疫常识宣传,引导广大群众,主动依法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推动群防群治。先后发放宣传彩页5万多份,张贴宣传公告3000多张,出动宣传车200多台次,设置宣传版面500多块。推送宣传信息3万多条。疫情防控以来,无发生一起居民扰乱防疫事件,辖区300多人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演绎出党工委引领、机关干部跟进、辖区单位主动配合、志愿者多方协助、居民积极参与的生动局面。
人民至上,精准服务,在惠及民生中诠释初心使命
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人大代表,张若瑜同志始终牢记初心。为确保防控疫情和保障民生两不误,他带领党工委一班人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开展精准施策。对辖区排查出的90多户困难老人、伤残人员,统一建档立卡,发动党员示范岗公开承诺,定期电话询问需求,主动上门服务,不仅代理买菜、买粮,而且协助清理垃圾,进行环境治理,努力减少了居民的外出频次。目前,人大代表在身边、党员在身边、组织的温暖在身边成为辖区居民的共同心声。
(卧龙区梅溪街道人大工委 张瑞华 办公室电话:61622866 手机:1356929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