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共渡难关——人大代表宋运忠校长组织教师志愿者服务转移群众安置点工作纪实二
七月下旬,河南多地普降大暴雨,一时之间,中原大地洪魔肆虐。河南郑州,暴雨突破历史极值,多地被淹;河南新密、巩义、荥阳山洪倾泻而下,沿路树倒屋塌;河南新乡、鹤壁等地由于暴雨致使卫河决口,村庄一片汪洋;水中孤城河南卫辉,水深达到两三米,几十万群众被困,急需救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洪灾无情,却胜不过有情人间的守望相助。一时间,全国各地区迅速准备救灾物资,驰援河南。2021年7月26日,新乡县龙泉中学的满载救援物资的车辆行驶在去往卫辉市的路上。雨虽大,但风雨中的微光却汇聚的爱与温暖。
7月28日,卫辉市部分受灾地区的群众开始转移至新乡县龙泉中学群众安置点,陆续到来的转移群众共计800多人。
心手相牵,他们用爱心照亮前路。灾难面前,志愿者的身影格外动人,他们没有号召,没有约定,没有掌声,却义无反顾。龙泉教育中心的教职员工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正在热情接待着卫辉市转移群众。
“洪魔无情人有情”。新乡县政府各部门以及一些公司、企业也涌现出大批爱心人士,他们捐赠转移群众所需救济物资,传递着爱心。转移群众的生活物资得到了保障,他们焦虑的情绪也得到缓解。
8月4日下午,新乡县税务局相关领导同志,带着物资,带着关怀来到龙泉中学慰问转移群众,龙泉村党委书记、龙泉教育中心宋运忠校长带领志愿者热情迎接。
8月5日下午,河南省民政厅丁厅长在县、乡等领导干部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对转移群众进行慰问,教育中心宋含军副校长热情迎接并汇报龙泉中学安置点转移群众的基本情况。
丁厅长与相关干部亲自到转移群众宿舍进行慰问。
安置点的志愿者们积极热情,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尽最大努力的为转移群众服务。
冒雨打扫卫生,捡纸片等杂物。
他们帮助搬卸救援物资、转移群众生活用品,用实际行动为转移群众奉献爱心。
她们把救灾物资分类整理,按时发放到转移群众手中。
幼儿园梁芳园长组织安排幼儿园几名志愿者打扫卫生,辅助学校餐厅切菜洗菜,打饭,样样能干。
如今,龙泉中学安置点的转移群众情绪逐渐稳定,生活趋于正规。
少数转移群众也做起了志愿者,他们在打扫卫生。
“心系受灾群众,关怀无微不至。”我校初中部安置点的转移群众——卫辉市城郊乡的顾俊庄同志说“我们在新乡县龙泉中学安置点生活的很好,在这里就像在家一样,吃饭和住宿都没问题,房间里面还配有空调。感谢这里的所有人!”他与几位转移群众一起,赠送两面锦旗特别感谢龙泉中学安置点工作人员的热情似火,感谢所有人的努力付出!
为了缓解转移群众焦虑、忧郁的心理状态,龙泉教育中心高中部团支部书记李然然老师与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医师成立龙泉中学安置点心理咨询室,通过她们的心理疏导,既缓解了转移群众的心理压力,又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教育。
为了让转移群众生活的更好,教育中心宋运忠校长每天多次到餐厅检查落实转移群众的就餐问题。
志愿者在转移群众就餐时维持秩序。
教育中心宋相林副校长亲自掌勺,为转移群众打饭。
随着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我校安置点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张贴疫情防控告知书以及防控标语,做到“涝疫”皆核!
教育中心各部门召开志愿者疫情防控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的有关事宜。
教育中心初中部张全利校长与初中部领导班商量有关疫情防控相关事宜。
工作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每天两次的消杀。
教育中心宋含军副校长与卫辉市领导一道召开转移群众的各个负责人会议,安排相关事宜。
志愿者在转移群众的宿舍进行每天两次的测量体温,并登记上报。
安置点专职大夫给病人看病。
我校安置点定期对转移群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近十天的努力,近十天的付出,近千名卫辉同胞的衣食住行.....可以说以教育中心宋运忠校长为核心的教育中心全体领导班成员带领广大志愿者老师,倾尽龙中所能,竭尽全力的服务,不图虚名,不求家喻户晓,但求寝食可安,转移群众无忧。龙泉中学全体工作人员将不负重托,将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