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街道民主参政议政督政“721工作法”
玉泉街道人大工委针对街道工作的特点及职能的特殊性,探索出了民主参政议政督政的“721工作法”,来确保街道民生实事的推进、落实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721工作法”,即建立七项工作机制、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最终达到一个目标。
七项工作机制:
1、 政情民意代表机制。把贴近群众、深懂民意、德高望重的乡贤、社区热心人士、窗口单位的负责人、居委会支部书记吸纳为政情民意代表,在一线了解政情民意,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2、人大代表、政情民意代表值班机制。人大代表、政情民意代表要以日常工作的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政情民意联络站为阵地随时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人大代表每周三轮流在玉泉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中心站)接待群众收集意见建议。
3、视察调研评议机制。街道人大工委定期或不定期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活动,提出有见解、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年终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政情民意代表对市直部门驻街道站所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报市直各单位党组,督促其更好地履职尽责。
4、分类处理机制。街道人大工委将人大代表所提意见建议进行分类处理,街道层面能够解决的转交街道限时办理、属于市直部门层面解决的共性、普遍性问题上交市人大。
5、意见建议闭环运转机制。形成信息收集、发现问题、意见建议交办、落实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即人大代表、政情民意代表在平时工作和接待群众中收集政情民意信息,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街道人大工委分类处理交办,相关部门及时给予办理并反馈结果的闭环管理机制。
6、民生实事票决机制。街道办事处列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街道人大工委召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情民意代表、老干部代表对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办事处不折不扣地如期完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情民意代表全程监督。
7、议政会机制。每年召开一次街道议政会,参会人员包括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代表、政情民意代表、驻地站所负责人,会议听取街道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并对经济社会及民生实事提出意见建议。
两个方面的关系:
1、人大代表和政情民意代表的关系。(1)政情民意代表与人大代表都是群众的代言人、群众和街道之间的桥梁;(2)政情民意代表与基层联系更加紧密、更加了解政情民意,人大代表有法律赋予的建议权、审计权、询问质询权、选举权,二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2、人大代表和信访部门的关系。(1)二者都是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一环,共同的作用是促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2)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信访部门着重于个性问题、当下问题的解决,人大代表在实际工作中也常常接触大量的信访问题,但人大代表更加着眼于从大量的个性问题中发现共性之处,并立足于长远和全局,以向政府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建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一个目标:以推动玉泉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换言之就是一切工作以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