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镇人大:洪涝过后,农业如何生产自救?看这里~~

2021-07-29     来源:薄壁镇人大
分享:

受突发暴雨影响,我镇不少农田被淹,大面积农作物受到影响,个别养殖户出现损失。为加快我镇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特给大家带来了“洪涝过后生产自救的一些技术措施和意见”,快来看看吧~~~

蔬菜

蔬菜田涝后补救措施

暴雨灾害给菜农造成了重大损失,灾后一批瓜果类夏菜将提前败棚,叶菜死亡。在灾后田间管理上要以增强根系活性为中心,以促进根系养分吸收为重点,标本兼治,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排涝。疏通沟渠,尽快排干菜田积水,降低水位,防止作物根系渍水时间过长凋萎死亡。

降湿。雨过后大棚蔬菜瓜果要及时通风换气,清除病株、病叶,降低田间湿度和减少病源,预防病害流行蔓延。

加强留地蔬菜田间管理。对有上市价值的蔬菜瓜果,要及时抢收,减少损失。对受暴雨冲击、受淹的瓜果类蔬菜及时扶正、理藤,洗去叶面污泥,摘除枯死黄叶、病叶、病果。菜田经多次雨水冲刷,肥料流失严重,应及时补施氮磷钾等多元复合肥料,结合防治病虫害进行根外喷施多元磷酸二氢钾、“美洲星”和促根剂等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植株地下部新根的发育和地上部新叶的生长。适当进行中耕松土和培土,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使留地蔬菜尽快恢复生长。

防枯萎。长时间积水受淹的蔬菜根系已出现霉烂损伤,一当雨后转晴,极易造成枯萎死亡。因此,雨后天晴要注意适当遮荫,减少枯萎死亡。

对受灾严重或绝收的田块,可抢晴播种一批上海青、小白菜、夏大白菜等速生叶菜,尽快恢复生产。播种生长期短的叶菜类蔬菜,可尽量缓解市场蔬菜短缺。但要特别注意控制田间湿度,避免  高湿造成烂种。及时中耕除草,防止土壤板结;出现连续高温晴朗天气时,应做好遮阳措施,防止蔬菜灼伤。

抓好灾后病害预防。蔬菜受淹后,田间湿度大,植株抗病能力下降,极易发生大面积病害,待雨止排除田间积水后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雨天高湿和雨后高温,都会造成病害流行,叶菜类软腐病、霜霉病,瓜类疫病、灰霉病、枯萎病,茄果类早疫病、灰霉病、枯萎病等病害容易发生,转晴后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病害的防治,防止病虫害流行蔓延。同时注意防治各种蔬菜瓜果害虫。

旱地作物

对所有受淹受渍的玉米、大豆、山芋等旱作田要突击排除明涝,降低外围水位,抓好田间沟系配套,排除积水,减轻涝渍危害,坚持能保一亩保一亩,能救一方救一方。在突击抓好田间排水的同时,区别苗情,分类指导,促控结合,落实灾后管理措施,重点抓好培土壅根和追施恢复肥。

补种改种淹没绝收的稻田和旱地作物,可及时补种或改种其他作物,尽量减少损失。目前可补种作物有玉米、山芋、大豆、水稻和蔬菜等。

养殖业

搞好防疫灭病工作,及时捞除水中杂物以及腐败水草、死鱼、死亡畜禽等,进行无害化处理,搞好消毒工作致病菌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做到灾后无大疫。根据塘口存塘量确定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存塘不足的要适时补放苗种,严重不足的可采取并塘饲养,应适当稀放,以提高出池规格。


审核人:路璐